第8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现代评剧《千里沃野》展现黑土地新农民精神风貌
一曲当代农民探路精神的礼赞
诗化意象的舞台表达
用诗化意象再现广阔沃野
用细节刻画人物




 中国文化报 >  2017-10-09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评剧《千里沃野》展现黑土地新农民精神风貌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简介

    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原黑龙江省评剧院,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于黑龙江省文化厅,成立于1948年5月。现有职工228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93人。黑龙江评剧已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心成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评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王向阳为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自成立以来,中心始终扎根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评剧“三贴近”的优势,坚持以编演现代戏为主,共创作、整理、移植、改编剧目400余部。

    多年来,中心先后编演了《烈火丹心》《民警家的“贼”》《半月沟》《大山里》《喜鹊登枝》《半江清澈半江红》《任长霞》《风雪夜归人》等现代戏,以及《花木兰》《白蛇传》《贼老爷》《女皇武则天》《风流小狐仙》《双和剑》《金兀术》《乾隆韵事》《明月照人来》《血溅乌纱》《西太后秘传》等古装剧,深受观众欢迎。其中,《花木兰》《泪美人》等剧目被全国许多剧种和剧院(团)移植演出,《白蛇传》曾赴朝鲜、越南进行慰问和访问演出,《叛逆的皇妃》《苏宁》等剧目在世界青年联合会上被介绍给数十个国家,《风流小狐仙》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评剧电视连续剧《塞外悲歌》成为黑龙江省第一部戏曲电视连续剧,《山乡清风》亦改编成戏曲电视剧,《半江清澈半江红》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乾坤带》等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还录制20余集演唱专辑;《白蛇传》音配像已录制完成,并向全国发行。

    伴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推出,中心涌现出一大批饮誉中国评剧界的老艺术家和影响广泛的中青年艺术家,同时一批青年新锐的崛起,不仅使中心人才济济,更使中心充满了艺术生机和无限活力。两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及数十项全国大奖,都为中心赢来了满园春色。

    由于多年的积累和几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心形成了雄浑热烈、深沉凝重、粗犷野性、清丽情真、注重人物刻画、表演朴实自然、焕发着浓郁黑土味的艺术风格。

    《千里沃野》剧情简介

    《千里沃野》是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创排的一出大型原创现代评剧,由剧作家费守疆编剧,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向阳领衔主演。

    该剧取材于齐齐哈尔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的个人事迹,讲的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主人公薛燕为回报家乡、回报黑土地,放弃了乡里的优越生活,与其他六户村民自筹资金组建了“联丰现代农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闯出了一条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的新路,展现了新时期黑土地新农民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深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