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晓
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上,来自上海滑稽剧团的原创大型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在中南剧场成功上演,受到了当地乃至全国观众的关注。该剧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主线,讲述了两代人的婚恋观,凸显了时下热门的社会话题,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真情与大爱。该剧获得了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资助,被列入上海市“十三五”百部精品。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嫁年龄越来越大,“剩男”“剩女”也越来越多,父母为儿女的婚事着急操心,婚恋问题成了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近年来因出现的民间自发相亲活动而名声远播,这一相亲角与国内其他大城市某些场所与空间进行的类似活动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婚恋文化景观中的“白发相亲”现象。“皇帝勿急急太监”这句俗语虽微带调侃意味,却十分贴切地反映出相亲角中那些为子女举着牌子找对象的家长的心态。
《皇帝勿急急太监》围绕一对急于为子女找对象的父母展开,关注当下父母在面对子女婚恋问题上所表现出的集体焦虑。由钱程饰演的退休教师与徐磊饰演的退休医生在相亲角偶遇后,引发了一连串的误会、巧合、矛盾与错位,他们令人捧腹的思维与举止,一波三折的剧情背后,体现的正是两代人的婚恋观。如何看待这类社会现象并展开正确引导,给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这部戏的作者正是瞄准了这个社会热点,以锐利的目光进行开掘并予以纵深剖析。
在谈到创作该剧的初衷时,编剧梁定东说:“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想过早结婚,不想过早地投身家庭,而他们的父母在子女婚恋问题上往往比较着急,这个社会现象就是‘皇帝勿急急太监’。创作期间,我采访了人民公园相亲角许多为子女奔走的父母,同时也在派出所了解了很多相亲的真实情况。在几次和团部领导、导演的沟通和协商下,对剧本做了二次修改和打磨。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在体会到长辈关怀子女幸福的同时,也让小辈思考对长辈的反哺之心。”
这部戏剧情紧凑,观众在观演过程中每间隔半分钟就能传出笑声。同时,剧中不乏煽情桥段,情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许多观众在观演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老艺术家严顺开对滑稽戏最高境界的定义——笑中含泪。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文国表示:“这个戏集成了滑稽戏的传统,反映社会问题,起到了干预生活的作用。戏讲的是两代人的婚恋观,极具现实意义,舞台上演出的故事和人物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很接地气。同时,这个戏发挥了滑稽戏的表演特点,使观众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在娱乐中得到教育,编剧将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素材和语言加以提炼,以此构成戏剧和闹剧的情节结构。这个戏滑稽而不油滑,通俗而不庸俗,是一部寓教于乐的好作品。”上海滑稽剧团团长凌梅芳说:“希望这部戏的呈现能让更多社会青年探讨爱情观、亲情观、价值观,无论从舞台呈现、表演风格、作曲方面都将体现出时尚的、都市的、现代的质感。”
2015年初,上海滑稽剧团召开内部创作会议,选择“相亲角”作为剧团2015年重要选题。选题确定后,剧团邀请了滑稽戏资深编剧梁定东创作剧本。2016年5月,《皇帝勿急急太监》获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资助。今年3月23日至26日,《皇帝勿急急太监》正式首演,反响很好,得到了戏迷以及圈内外的一致好评,至今已在全国巡演近20场。这部戏今年已列入上海市“十三五”百部精品,并参加了上海市新剧目展演以及白玉兰奖评选。
演出结束后,上海滑稽剧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沉下心来对作品进行打磨再提升。凌梅芳介绍,在剧本创作方面,梁定东在剧本已获文化部肯定的基础上,仍积极配合剧团艺术创作部门的要求进行二度、三度、四度修改,使剧本更加贴近当下都市生活,符合都市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舞美方面,此轮巡演在保持原有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对其中几幕场景进行了重新设计。第一场相亲角以征婚启事和阳伞为主要元素,重新设计组合并进行夸张化处理,力图表现出滑稽热闹的氛围;在酒店大堂这一场则摒弃了原先的构图内容,以酒店大堂吊顶吊灯和弧形楼梯作为主体,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这部戏的服装设计风格与舞台更加靠拢,颜色与风格也更加统一,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服装的款式,增强人物性格的表现。
在音乐方面,增加了更多滑稽曲调的唱段,使作品更加符合滑稽戏的艺术表现样式,并采用弦乐队加民乐的中西合璧的形式,用不同的配器方式带来新的听觉感受。本轮修改除了根据剧情要求增加了三段唱段外,重点集中在开场曲和转场音乐的调整上。其中,开场曲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打击乐器,同时对个别声部进行了调整,使其音乐语言更加丰富、饱满;此外,转场音乐也将重新进行创作。
《皇帝勿急急太监》的导演虞杰在阐述主创构想时强调,整部戏的气质将更加贴近都市生活并符合上海本土生活特色。舞美置景上局部处理会尝试夸张化和写意化;在音乐上会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在唱腔部分会考虑进行重新创作的“沪语歌”样式;表演方面则强调让演员努力规避滑稽演员“戏剧曲艺化”的表演风格。
“我认为这部戏不管是喜剧的故事情节设置、人物设置,还是现场表演、道具布局,都有上海滑稽戏的独特魅力。这部戏笑点很多,但是这个噱头不是拿旧的东西过来用,更不是挠痒痒,而用的是社会上的鲜活材料,这个戏褒贬扬抑的态度很鲜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评论家戴平表示。
作为上海唯一一家国有市属专业从事滑稽表演艺术的团体,也是中国优秀的滑稽表演团体之一,上海滑稽剧团始终坚守舞台之初心,不断追求滑稽之本源。数年前,上海滑稽剧团曾面临人才流失、原创作品匮乏、剧本荒等问题,与电视节目中滑稽表演的风风火火形成鲜明的反差。上海滑稽剧团沉下心来、痛定思痛,以创作人才为中心加大孵化平台和支持力度,秉承坚守舞台的初心,在剧目的创作题材和样式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十年磨一剑,数年的积累与孵化也为剧团日后的创作演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今年正逢滑稽戏诞生110周年,上海滑稽剧团大型滑稽戏《皇帝勿急急太监》的上演可谓是对滑稽戏前辈最好的献礼。未来,上海滑稽剧团将力求改变、创新来主动突围,追求上佳品质回馈观众,积极打造海派喜剧、都市喜剧的概念。剧团将继续保持对舞台艺术的坚守和对滑稽戏事业的执着追求,相信上海滑稽戏将走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