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平江: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为非遗搭建走向市场的阶梯
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长沙落幕
“舞彩缤纷·中华情”亮相韩国舞台
着力提升衡阳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文化发展铺就岳阳百姓幸福底色




 中国文化报 >  2017-10-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非遗搭建走向市场的阶梯

    王骁金龙

    9月28日至30日,“一起来唱浏阳河——湘约世界”非遗文创展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举行。浏阳夏布、油纸伞、菊花石等10余类浏阳特色文化创意品牌,以非遗体验、创意互动、歌曲传唱等形式将1100余平方米的机场长廊装扮成独具湖湘气质的“文创秀台”。

    参加此次黄花国际机场非遗文创展演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从国家级非遗技艺菊花石雕,到新晋浏阳市非遗产品的张太傅牛胶膏;从被谭嗣同称为“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的浏阳夏布,到“养在深山人不识的”的活字印刷、古山贡纸。2015年9月23日,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策划的浏阳河音乐节首次发出“一起来唱浏阳河”的“邀请”。此后,“一起来唱浏阳河——湘约珠江”文创品牌展演与“一起来唱浏阳河——湘约鹏城”非遗艺术展相继登场,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即将消逝的技艺,向传统与匠人致敬。

    “时代进步太快,之前活字印刷术除了给乡里乡邻印一些族谱、翻印修复一些古籍外,几乎无人问津。”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人吴汉涌说,在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和古山贡纸联手,创新性地将《三字经》《千字文》等文章印于纸上,让小小的书籍和泛着油墨芬芳的文字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

    “‘一起来唱浏阳河’的传唱活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情,而创新、转化‘浏阳河’传统文化的品牌价值,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浏阳市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志说,3年来,通过全球传唱互动、异地巡演,链接文创品牌和产业载体,“一起来唱浏阳河”培育了30多个文创品牌。

    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一块优质的夏布诞生要历经多道复杂的工序。“我们想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夏布,感受夏布的魅力。”浏阳心之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松元表示,此前,浏阳河夏布以出口布匹至日、韩等国为主,而“心之夏”作为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的私人定制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深加工,在传统的工艺上赋予了更多的现代文化元素,用夏布做成布包、屏风、扇子、香囊、靠枕等别有风味的日常用品,走入人们的生活。

    “除了日常服务、政策指导、公共支撑,我们给予企业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开动思想,进行创意。”高志介绍,几年来,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组织“智慧浏阳河”产业沙龙53期,生成创意思路960多条,每周开展“约策星期三”开放话题日,组织品牌推介会、业务对接会、银企沟通会、媒体见面会和招商说明会80多场,为企业对接产业项目90多个,达成各类项目融资1.8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