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遗产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评论
  标题导航
全国文物专家集聚四川大英
商议如何更好保护卓筒井
青岛市博物馆:用创造力照亮博物馆信息化之路
“远集坊”讲坛聚焦非遗保护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与恭王府共建
“传统工艺协同创新中心”
海峡两岸地方学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台湾布袋戏亮相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吉林农安五台山遗址发掘成果公布




 中国文化报 >  2017-10-2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林农安五台山遗址发掘成果公布

    本报讯  (驻吉林记者张海梅通讯员李卓林)日前,新石器人类文化遗产吉林省农安县五台山遗址的发掘成果在长春首次正式对外发布。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第二松花江流域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空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东邻波罗湖,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织了考古队对这一遗址展开主动性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灰坑、墓葬及房址等各类遗迹30多处,均属新石器时代;出土了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近200件,陶器残片数以万计,收集动物骨骼上千件。

    根据出土遗物分析,五台山遗址为包含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时期遗存的大型聚落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段天璟表示,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五台山遗址的发掘对于建立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探索当地聚落形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于研究嫩江流域和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学材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