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当舞台的幕布徐徐开启,悠扬的粤曲声声入耳,叶挺将军和夫人李秀文持续24年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由东莞市东莞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创排的现代粤剧《浴火凤凰》谱写了一曲雄浑而凄婉的血色浪漫赞歌。
10月30日晚,粤剧《浴火凤凰》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专家认为,该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很有教育意义,表现了叶挺夫妇的革命气质。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情令人赞赏,对张九龄诗句的运用让剧目富有诗意,可谓“豪情和诗情的结合”。
本土化是《浴火凤凰》的最大特征,戏剧元素、表现形式和演出团队都呈现出本土化特色。女主人公李秀文是长安镇乌沙村人,陪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间的多次重要事件。她为新四军筹集资金、押送物资,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热血情怀和贤德淑惠的传统女性美德,备受百姓的敬仰与传颂。东莞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创始人李应梅表示,希望借粤剧这种本土艺术形式,宣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呼吁人们树立家国情怀、不忘革命先烈。
李秀文的一生并不轰轰烈烈,在历史上着墨不多,以她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几乎为零。《浴火凤凰》第一次将叶挺、李秀文的动人往事搬上舞台,是这部剧的艺术价值所在。中国戏剧杂志社副编审今闻说,反映叶挺将军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表现其婚姻生活的作品不多见,更不用说在书面作品中都难得一见的李秀文的音容笑貌了。正面呈现叶挺夫妇的传奇人生,尤其以李秀文为第一主人公,《浴火凤凰》首开先河,是对叶挺将军题材艺术创作的新拓展,其独具的历史洞察力与审美发现,展示了主创们的胆识与功力。
《浴火凤凰》虽是地方题材,却是全国视野、中国气派。该剧以叶挺与李秀文的相识、相知、相爱为切入点,以爱情为轴,歌唱了二人的革命爱情故事。但是,它并没有局限于二人的小爱,而是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着力表现李秀文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女性的光辉。李秀文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以弱小之躯负家庭之担。
“不离不弃”是《浴火凤凰》的魂,也是李秀文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为演好这个人物,剧组七易其稿,最终抓住了“不离不弃”这条主线,无论将军身陷囹圄还是顺风顺水,李秀文都始终如一。叶挺第七子叶正光表示:“这部剧写出了我父母的情感,这是真正的爱情,对现在的年轻人是一个好的示范。”
《浴火凤凰》是东莞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继《思源》《思进》等经典剧目后又一精品。东莞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粤剧团作为一个业余粤剧团,成立25年来,共排演了近60部(首)粤剧粤曲,演出场次达2053场次,观众达300多万人次。“小剧团办了件大事情。”《剧本》月刊原副主编安志强认为,《浴火凤凰》呈现完整、情感饱满,文武相得益彰,展现了民间剧团的靓丽风姿。
《浴火凤凰》也是东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广东省关于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相关政策的成果。近年来,东莞市为推动粤剧曲艺的繁荣发展,市、镇两级在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作生产了一批立得住、留得下的粤剧精品,《浴火凤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