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改编热背后的文化误读
近年来,IP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热词,持续受到资本和舆论的热捧,经由IP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了产业主潮。但是,以“粉丝经济”为基础的影视IP改编远没有发掘出应有的潜力。事实上,文化产业与资本对IP与粉丝经济的盲目推崇,是基于传统文化生产结构的一种误读,忽视了媒介融合语境下全球范围内青年文化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全新文化格局。因此,通过对当下媒介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青年文化的全新流动性特征、文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身份的融合等议题展开分析,可以认为,IP改编理应与当下媒介环境与文化结构的革新相适应,应依靠于当下的青年文化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来保证文艺生态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由此推动艺术创作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赵宜:《从“文本盗猎”到“媒介雪球”——青年文化承诺下的IP进化论》,原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4期)
微信时代的文化场域
微信的登录界面,曾遭到年轻用户们的诸多调侃:“在这个巨大的蓝色星球里,踽踽独行的个人究竟站在世界的哪个经纬度?”这个意味深长的图标和王安忆对文学的说辞有点不谋而合,个人面对世界的时候,可以联合周边的人共同战斗。而面对自己内心,却是旁人无法触及的孤独与私人化,所有人都在与自己作战。而文学就是为这些孤独战场串联消息,以期告诉世人,人类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现在的微信模式,不仅仅是情感的初次交流,更有各类思想的碰撞,强弱结合、理性与感性相伴的场域流转不仅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温情,也让人们从阅读中体会到人的最古老的自我搏斗是不变的,然而,一个人在阅读与交流中汲取的力量希望足以安然过一生。虽然科技造就时代,阅读的方式不断在变化,但是文字的力量是永恒的。
(张鸿声、李晓滨:《微信时代的文化场域与文艺形式》,原载于《艺术百家》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