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艺术·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踏浪起舞 筑梦长歌
戏剧界探讨新时代话剧人的使命担当
《格桑花开新时代》演唱会在京举办
话剧《十八洞》讲述精准扶贫故事
青岛演艺集团京剧院将推新年京剧晚会
精心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中国文化报 >  2017-12-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市:
精心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鄂尔多斯大剧院

    2017年鄂尔多斯草原国际舞蹈嘉年华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鄂尔多斯还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2016年6月23日,鄂尔多斯市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近年来,为推动鄂尔多斯市文化消费总体规模持续增长,带动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消费,不断增强文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鄂尔多斯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精品,增强了城市软实力,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文化消费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自入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以来,鄂尔多斯市在文化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指导帮助下,围绕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惠民便民措施、提高文化消费便捷度、促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等方面扎实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因地施策,

    健全完善促进文化消费政策体系

    作为文化消费试点城市,鄂尔多斯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因地施策,从政策层面入手,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并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加以支撑。

    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围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支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文化创意机构及文化创意人才入驻管理办法》等文件,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设立了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文化旅游营销、宣传、人才、创新创意、项目建设等进行扶持和培育。政策的不断出台,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鄂尔多斯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培育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方面,鄂尔多斯市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消费的实施方案》《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从加强文化消费供给、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引导文化消费行为、丰富文化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消费空间等方面入手,构建起较为完备的文化消费政策体系,为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以点带面,

    因地制宜打造独特文化消费模式

    鄂尔多斯市辖七旗二区,处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城乡总体消费能力不强,农牧区更加薄弱。因此,鄂尔多斯市采取以城市核心区(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为中心辐射周边旗区的方式带动文化消费,先期从核心区文化场馆、文化企业、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文化消费场所着手。

    鄂尔多斯市采取居民文化消费激励政策,并提出了“一套系统平台,一套实施流程,两种方案”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文化消费信息平台。鼓励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并通过注册、签到、评价和分享等方式获取奖励积分,用于兑换试点文化企业优惠券,进而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受优惠。两种方案模式分别为政府补贴型和政府引导型。计划第一阶段采用政府补贴模式,按一定比例直接补贴居民文化消费。该阶段可实现试点文化企业优惠活动与试点补贴叠加,对居民消费刺激大,辐射力强,有利于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推进。第二阶段采用政府引导模式,鼓励文化企业自主让利,并按一定比例奖励试点优秀文化企业。

    在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方面,2017年鄂尔多斯市已落实财政专项经费700万元,其中自治区级200万元、市级500万元,用于居民文化消费补贴450万元。首批34家文化场馆、文化企业、旅游景区等单位在“鄂尔多斯文化惠民平台”上线,发布了《鄂尔多斯市文化消费指南》,市民可以使用平台积分兑换优惠券,以优惠价格到选定的文化企业消费,享受政府文化消费补贴。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145万平方米,人均0.73平方米。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370万册,人均1.85册。

    多措并举,

    着力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鄂尔多斯市从加强对创作生产的引导扶持等方面着手,通过多种措施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打造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打造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鄂尔多斯国际文化创意大会等节会品牌,以节庆活动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带动地区文化旅游消费。2016年,通过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成功举办,实现旅游收入近314亿元,接待游客1040多万人次。2016年、2017年,连续举办了两届鄂尔多斯草原国际舞蹈嘉年华、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等品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拉动全市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特色品牌活动的建立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鄂尔多斯的城市形象。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鄂尔多斯市定期举办全民阅读、文艺表演、文物展陈、图片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民族舞剧等演出对市民实行成本票价;以补贴演出机构等方式,每年引进20多台国内外优秀剧目;鄂尔多斯大剧院推出公益演出“市民音乐会”31场,惠及3万多市民;鄂尔多斯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每年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近百场,参与市民近2000人。此外,鄂尔多斯市还加强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引导扶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深化文化旅游融合消费;创作编排了《鄂尔多斯婚礼》《森吉德玛》《库布其》《海红酸海红甜》等一批优秀剧目,在景区、剧院驻场演出,2016年面向游客演出200多场次,观众6万多人次。

    鄂尔多斯市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举办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和乡村文化节(那达慕)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还推出了“你阅读 我买单”等一批菜单式服务。作为传统图书馆的补充,鄂尔多斯图书馆还设置了24小时图书馆,提供自助借还书、申办新证、查询以及室内阅览、自助上网等人性化服务。

    丰富文化供给。鄂尔多斯市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丰富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仅2017年上半年,城市核心区(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政府购买的文化旅游活动就有80多项,投入金额4000多万元,在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效激发了居民文化消费活力。

    (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供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