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文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打造首都文化中心需夯实硬件基础
让清风正气吹拂文艺界
保护、利用好大运河遗产
华西村:让新时代文化成为立村之魂




 中国文化报 >  2018-03-1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巍代表:
保护、利用好大运河遗产

    本报记者  张  婧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剧院的演员们深深感受到,现在的中国人因为祖国强大而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尊重。不少年轻人因为走出国门演出而有了真实的体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中,创作出与时代同步,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回报祖国给予自身的文化滋养与文化自信。

    2017年,杭州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们带着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为题材的舞剧《遇见大运河》,奔赴美国、法国、德国、埃及、希腊五个国家演出。这次世界巡演,让崔巍至今记忆犹新。“在我们巡演的第一站法国,有位观众看完演出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在现场停留了许久不肯离去。我们与她简单交流后,了解到她是意大利人,这是第一次看中国舞剧。她说她不仅看懂了,还被灿烂的中国文化所震撼,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中国的大运河。在埃及演出时,有一位观众谈到感受时说,《遇见大运河》的题材具有国际性,与中国的大运河一样,埃及尼罗河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崔巍坚信,虽然每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国情不同,但是传承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是共通的。

    崔巍的《大运河沿线地区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的建议,呼吁继续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形成保护管理联动机制;联手挖掘运河文化价值,联合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构建不同功能的运河文化廊道或文化产业园;在保护挖掘现有运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赋予大运河文化以新内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