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如
近来,我国很多地区进入了高温时间,一度“炎值”爆表。艺术圈也是热度不减。
6月27日,“中国美术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展: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中,遴选出涉及60多个国家10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200余件精品,其中包括很多享誉世界的大师名作,进而勾勒出中国美术馆多年来收藏国际美术作品的轮廓。不出国门就能欣赏到数量庞大的国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值得重点关注。该展览也体现出美术馆“典藏”功能带给社会的美好回馈。典藏反映出一个美术馆的个性化特点和面貌,也是美术馆的工作成果之一。典藏与展览策划相辅相成,因丰富的典藏才能策划不同主题的展览,从而活化典藏,使得美术馆的展览常新,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和思考。
典藏作品是艺术史上的结晶,而展览则是正在发生的艺术史。本周还有两个大展值得一提,一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该展通过“一年之鉴”这一时段性的学术方法,系统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2017年的整体状况及趋势,共展出141位艺术家这一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庞大而规范的前期数据收集、调查和研究工作,使得这个已经举办了4届的年鉴展有了一定的学术厚度。此外,由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展”也于周内开展,这是浙江美术馆2017年度“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系列展览之一。通过该展览可以充分感受到“水印版画”这一古老但新意十足的艺术所展现出来的东方文化的“水”性内涵和魅力。
本周,还有两个艺术家个展值得关注:6月24日,“一个天才的心相——忻东旺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出他不同时期的作品92件,包含众多以农民工及各色社会人物为题材的作品;6月30日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山水光气——何多苓个展”,展出了何多苓30年来创作的150余幅作品,难得一见的雪雁系列作品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两位艺术家虽然创作题材不同,作品风格迥异,但是他们的作品都充满着生命的张力和充沛的感情,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艺术家。
我们常说,美术馆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盛宴。来到美术馆,除了“看”,还能做什么?上海民生美术馆告诉我们,还可以“听”。2012年,诗人王寅和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策划推出了“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该项目每月一期,目前已经举办了51期,每期邀请一位“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诗人,在美术馆空间内与观众分享他们的创作和经验。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水到渠成,该项目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称之为“美术馆的墙壁矗立在诗歌的怀抱里;词语和墙壁的距离,变为歌咏和音乐”。这一项目,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美术馆发展的多元化,在时代的进步之下,期待美术馆带给我们更多美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