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穿越新蜀道
飞翔的大山
峡谷飞人
窦强赠我《路漫漫》




 中国文化报 >  2018-07-1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窦强赠我《路漫漫》

    赵国春

    我的前任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北大荒转业官兵中的老作家窦强,是令我尊重和敬佩的一位文学前辈。

    我们的相识,得从他赠送我的一本书说起。

    翻开窦强的小说集《路漫漫》,扉页上清晰地写着:“赵国春同志指正,窦强,一九九○年早春。”这本书是一九八九年一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列入北大荒作家丛书出版的。

    那时我刚从九三报社调到管理局宣传部新闻科,是利用到总局党委宣传部参加新闻例会的机会,去总局文化中心文联办公室看他,他把这本新出的书签名赠送给我。

    当时我对他了解不多,只是经常在垦区内报刊上看到他的作品,后来逐渐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窦强真名叫窦桂萱。黑龙江海伦人。一九四七年参军,当过宣传队员、政治处秘书、宣传助理员等,立过大功。一九五八年转业来到北大荒,当过农垦局宣传处干事、报社编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农场宣传科科长、兵团宣传处文艺创作组组长、农场总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兼创评室主任等。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北大荒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窦强自己作品数量不算多,可他为垦区业余作者编辑的书却不少。他先后参加编辑了《北大荒文学作品选》《北大荒作家文库》《北大荒文学艺术史》等书。曾获“全省优秀文艺创作群体骨干奖”“全省优秀文艺创作群体带头人奖”。他除了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路漫漫》,还有《无名河上的桥》、散文小说集《拓荒者的墨迹》、长篇小说《暮雨潇潇》(与人合作)等。并在《柳泉》《中篇小说选刊》《十月》《绿洲》《章回小说》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百余万字。散文《吃大米》获一九九九年《中国农垦》杂志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征文三等奖。散文《红布条》获二○○一年《退休生活》杂志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其文学艺术成就及传略被《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多种辞书收录。

    兵团时期,窦强在兵团宣传处负责文学创作,每年都举办文学创作培训班,邀请著名作家和编辑讲课组稿,负责推荐作品。很多知青作家如梁晓声、张抗抗、肖复兴等人,都曾经参加过。当时兵团文学创作搞得风风火火,虽然作品多少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但这毕竟是知青作家们创作的起点。他们返城后没有忘记这段历史,撰写回忆文章时,都要把窦强写上几笔。著名笑星姜昆,当年和窦强就在一个农场,至今他们还保持着联系。

    窦强赠送给我的这本书的名字,取自书中的一篇小说《路漫漫》,小说最早发表于一九八七年第六期《十月》。写的是解放军某部年轻的宣传干事杜成林,在患病住院期间,爱上了秀丽文静的护士张姿丽。两人情投意合,经张家同意定下婚约。杜成林病愈归队后,不料团长将其小保姆——他老伴的外甥女刘秀娥介绍给他。刘秀娥家庭出身好、根正苗红。杜成林认为娶刘秀娥为妻有利于前途发展,并可攀上团长这门亲戚,就违心地接受了团长撮合的这门亲事。由此,杜成林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文革”期间杜成林在北大荒遭到批斗,在饥寒交迫、万念俱灰时,妻子刘秀娥竟然与他“划清界限”,落井下石,使杜成林痛不欲生。在此时此刻,是张姿丽的一封来信点燃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在辞官失偶之后,满头白发的杜成林,万里迢迢去大西北寻找张姿丽。《路漫漫》是一曲爱情的悲剧。悲剧的产生又和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及复杂的历史背景纠葛在一起。小说情节曲折,缠绵悱恻、如丝如缕,将人们带入了那段悲凉的岁月,揭示了一代拓荒者始终不渝的执着信念。有评论家说,这本小说集是从横向切入和纵向反思两个视角,来展示北大荒人的心路历程的。在作品排列顺序上,他大体根据时代背景的先后不同,有意识地采用逆时序的方式安排这九篇小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溯到五六十年代,使读者打开小说集,首先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改革浪潮,有助于站在今天所达到的认识高度去回首历史,增加整体作品的时空跨度,同时又使读者由近及远地去体验北大荒人的心灵之路。

    书中一共选入九篇小说,中篇小说《十三号盲流点》是这本书的“压轴戏”,也是他这一时期艺术创新的代表作。《黑龙江文学通史》一书对这篇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了如下评析:首先在题材上,小说选材新颖独特。盲流,这一群体在当代中国特定的时期,曾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往人们都以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极少登上艺术圣殿,而在这篇作品中,他们不仅以主人公的姿态出现于读者面前,而且还受到高度赞扬。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这篇小说所刻画的人物个性都比较鲜明突出。像秦成宽的老成正直、李祥的豪爽仗义、沈小丽的温柔善良、吴贵喜的“臊性”,都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三在艺术表现上,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生活加以提纯、净化的典型化反映,而注重原汁原味地展现生活,从而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对细节描写也不再苛求外在逼真,而注重作者的艺术直觉,着力表现生活真实经由作者心灵熔铸后的艺术真实。

    二十年前,窦强患有严重的胆病,已到了必须摘除的程度。在经历了一场手术后,他体验到了人在病危时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于是创作了散文《体验死亡》,二○○四年被收入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拓荒者的墨迹》中。后来,窦强又赠给我《无名河上的桥》《我的少年参战记》《暮雨潇潇》等书。

    在二○一一年五月末召开的北大荒第四届文代会上,窦强老师紧紧握着我的手,对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说:“我这主席早就应该由赵国春来当,他在一九九七年第三届文代会之后,就已经主持北大荒作家协会的工作了,他是胜任的,他一定能干得比我还好!”听了老一辈对我的鼓励和嘱托,我浑身都充满力量,心想:一定不能辜负老一辈和大家的期望。这些年,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大家的帮助下,北大荒作协连续十多年都是省作协的先进单位。当然,也离不开老一辈为我们奠定的基础。

    如果说窦强的小说在北大荒文学艺术史上写上一笔的话,那么他为北大荒培养文学新人方面的贡献,应该写上重重的一笔。他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今天仍然能看得出来。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日,在北大荒第四届文代会开幕式上,窦强和其他八位老文艺工作者,被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和农垦总局光荣授予“北大荒文学艺术创作终身成就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