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晗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7月6日晚,长沙县安沙镇文化站十分热闹,安沙“欢乐大家唱”第六届歌手赛初赛第四场在这个周五的晚上如约举行,来自全镇各村、社区的16位选手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过了一把“明星瘾”,乡亲们从十里八村赶来,为身边的“明星”捧场加油。
近年来,长沙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并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配备和培训。在全县“五悦星沙”“田汉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品牌的带动下,广大乡村也分别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仅2017年,全县197个村(社区)中就有96个村(社区)举办过文化艺术节,2万多名村民走上舞台一展风采。
高效利用文化设施
盛夏7月的一个午后,在新落成的长沙县青山铺镇综合文化站二楼的书刊阅览室里,几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看书,三楼的活动室里,天华村文艺队正在排练舞蹈《欢迎你到天华来》。副队长彭美群介绍:“我们文艺队有160多位成员,每次排练最少也有几十人参加,这个新建的文化站排练厅宽敞舒适,音响设备齐全,队员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据青山铺镇文化站站长傅定有介绍:“这座新的文化站是今年6月投入使用的,以前的老文化站位置相对偏僻,且建筑面积只有500多平方米,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因此我们启动了新站的建设。”新站占地8600多平方米,交通便利,附近居民集中,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排练厅、健身室等一应俱全,室外还有舞台、广场和有遮雨棚的篮球场。
据统计,近年来长沙县累计投入5.5亿元构建以县级文化中心为龙头,以镇街综合文化站为主干,以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网点的十分钟文化圈,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为方便群众就近开展文化活动,该县还在广大乡村分散建设了110余个小而精的村级文化活动广场。
为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率,长沙县的很多基层文化场地和设施都是“多功能”“可移动”的。在福临镇文化站,培训室可兼做卡拉OK厅,书画室可兼做展览厅。在安沙镇,哪个村要办文化节会时,镇文化站的音响设备和LED屏就“随叫随到”。
“我们的基层文化建设不搞‘高大上’,而是面向普通老百姓,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建场地、配设施,并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和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长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顺林说。
群文活动多姿多彩
6月28日晚,福临镇庆祝建党97周年《福临之夜》专题文艺晚会在该镇文化站举行,全镇200多名文艺爱好者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表达了对党的热爱。据福临镇文化专干曹欢介绍,“福临之夜”是该镇重点打造的大型群众文艺活动品牌,所有节目均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已累计举办42场大型专题晚会。
安沙“欢乐大家唱”则是安沙镇的特色群众文化品牌,自2014年起,每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周五晚举行,把城市歌厅搬到乡村文化站,从各村选拔歌曲、舞蹈、小品等精彩节目。仅2017年就举办了30多场活动,1500余名群众登台表演。
在长沙山歌青山铺传习所,73岁的长沙山歌市级传承人杨世德带领青山铺镇山歌艺术队用长沙山歌的曲调传唱党的惠民政策,他还和20多位退休老同志组成了“快乐老爹”山歌队,今年已开展送山歌进村入户演出12场。
据长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沈俊介绍,目前,长沙县已形成安沙欢乐大家唱、福临之夜、北山大舞台、榔梨福乐会等百花齐放的群众文化品牌,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10余场,参演群众近3万人次。
大力发挥骨干作用
每到傍晚,长沙县镇街文化工作微信群就活跃起来,各乡镇的文化专干都会在群里分享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李顺林仔细翻阅每一条消息,为大家一一点赞。“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纵向到底,我们为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了3名至5名文化专干,各村至少有1名文化专干,全县近7000名注册文化志愿者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李顺林表示。
“强哥,把我的那首曲子调出来。”距离歌手赛开赛还有1个小时,选手黄稳安就来到安沙镇文化站彩排,他口中的“强哥”正是安沙镇文化站站长姚敏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姚敏强可谓“全能型”人才,从指导和选拔节目、安排比赛流程到舞台布景,样样精通,为了达到更好的现场效果,他还参照类似的电视节目,自制了5组评委按钮,评委是选择通过还是淘汰,现场观众一目了然。
文化站的另外两位文化专干李慧和向桃云则分别担任主持人和现场志愿者的组织工作,当年轻人都在享受周末时光的时候,他们却扎根文化站,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忙碌,而这些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明后天村里有文艺演出,我们要带着设备去帮忙,周末没有休息是常事。”姚敏强说。
在安沙“欢乐大家唱”的比赛现场,还有一群穿着不同颜色T恤衫的人在外场忙碌,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志愿者团队。65岁的唐松林是安沙镇彩虹桥文化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退休以后,他积极参加文化志愿活动,还捐赠退休金支持村里的文化活动。
像唐松林这样的文化志愿者在长沙县广大乡村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安沙彩虹桥文化志愿服务队去年开展文化镇服务活动254次;江背新时代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全镇300余名文化志愿者自编自演了80余个文艺节目到全镇各村巡演;“真情福临”志愿者服务队290人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人均服务时长超过1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