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科教·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幸福就要唱出来
云南开办“百姓大舞台”基层收看服务点建设培训班
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开课
图片新闻
第三方评估常态化机制助力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中国文化报 >  2018-07-26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方评估常态化机制助力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范永忠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是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高低。为了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北京市海淀区强化基层绩效评估工作,在做好政府部门内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了海淀区文化设施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

    一、第三方评估的实践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之一,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评价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高低,评价相关的工作任务是否落实到位,评价相关的决策是否执行到位,最常规的做法是文化部门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这种内部评估有其必要性,有利于政府部门面对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政府对自身决策落实执行情况的掌握督查,以及决策的调整修正和项目的评估验收等。但是,由于决策、执行和评估集中在同一部门,评估结果的公信力自然会被质疑,甚至引发自说自话的诟病。

    此外,公共文化重在日常服务,需要突出日常状况的评估和问题的研判与掌握,常态化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是内部评估模式难以做到的。为此,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真正实现,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切实提高,海淀区文化委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对全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第三方评估常态化的主要举措

    (一)转变职能观念,突出政府监管角色定位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海淀区文化委主动适应职能转变,认真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绩效评估中,把工作重心从“主办”转移到“监管”上来,充分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引入外部监督,依托第三方,重点对文化设施、文体活动、全民阅读、队伍建设和宣传推广等工作进行常态化的督导,强化了过程管理。在此过程中,海淀区文化委通过监督第三方是否按照策划方案顺利实施评估,公共文化提供单位是否根据第三方评估意见,及时改进已发现的问题,实现了从划桨人到掌舵者的转变,提高了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特色评估体系

    自2012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的建设标准。如何把建设标准和体系落到实处,聚焦自身短板,实现全面提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色的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估体系。在公开招标第三方时,海淀区文化委重点关注了第三方提供的评估指标、评分标准、评估方法、执行流程方案与海淀区需要解决问题的契合性,力求第三方评估能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整体进展、实际推进、服务效能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目前的评估指标共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7个,包括了文化设施、文体活动、全民阅读、队伍建设、宣传报道、档案管理和公众满意度7个方面,并根据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评估工作的侧重点,对指标赋以了相应权重。

    (三)结合验收标准,促进评估机制完善

    督察的目的在于梳理海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与创建标准对标,寻找短板,提出具体提升对策,并进行跟踪监测,从而切实提升海淀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实现以督促建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海淀区文化委要求第三方在评估过程中,要做到上门明察与完全“背对背”的走访及群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在调查方法和手段上,明察的方式主要用于检查相关人员和活动的证明资料。暗访的主要特点在于完全独立的“背靠背”调查,获取最为真实、客观的信息,信息更为专业有效。而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注重了样本的选择,主要了解群众对创建的认知度、场馆活动的参与度和使用满意度,从群众获得感角度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和服务效能水平。

    (四)强化技术应用,提升评估工作效率

    真实反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是政府对第三方评估的基本要求。服务委托阶段,海淀区文化委在重点评估第三方服务方案可行性的同时,重点关注了第三方在评估中是如何实现实时和动态监测的。实践证明,第三方信息采集和反馈工具的智能化、专业化和便捷化,对于实现线下采集信息和数据,线上动态管理,做到现状动态监测、结果实时反馈、问题及时整改、评估效率提高有着巨大作用。在创建验收之前的300天里,海淀区文化委委托第三方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明察暗访,实时掌握创建进展,并且通过线上在第一时间将测评结果反馈给区领导和基层相关单位,切实做到了督促整改工作到位,保证了创建指标的完成。

    三、第三方评估的主要成效

    在第三方评估中,第三方的独立性被认为是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的起点,而第三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则被认为是保证评估结果公正的基础。实践证明,在公共文化建设规划、推进实施、效果评估、提升优化等不同阶段,第三方评估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动态化的实时动态评测,帮助文化管理部门摸清现状、比对差距、查找问题,并通过智能化流程跟进问题解决。海淀区自2015年8月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在运用第三方评估机制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通过新技术的运用,突出了结果反馈的时效性和问题的整改;注重机制的常态化,把第三方评估作为日常的一种评估手段;重视民众参与,明察暗访与公众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由于外部监督压力传导作用明显,指出问题和不足后基层整改及时到位,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文体活动的满意度逐年提升,文化惠民效果日益凸显。

    总之,持续深化、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务依然繁重。海淀区将持续推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切实提升监管效率,构建起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标准的评价体系,持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