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湖南:以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社会力量成为湘乡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湖南首届中老年才艺大赛落幕
常德举办第五届夏日动漫盛典
邵东推出首届贺绿汀音乐文化艺术节
湘潭开展上网服务场所“利剑”行动
岳阳、益阳博物馆联合开展青少年暑期活动
保靖县举行民族团结联谊文化活动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8-07-2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以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首届芒果(昭山)音乐节在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火爆上演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  通讯员  贾  艳

    7月26日,湖南省政府首次组织文化产业园区集体出湘,5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湖南文化产业园区赴杭州进行集中推介和招商,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圈的深入合作。

    本次推介会是贯彻落实去年12月在长沙召开的文化部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根据会议提出的“以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为重要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方针,湖南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分区、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的总原则,着力打造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为龙头、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支撑、市县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创新体系,为提升全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巩固文化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

    集聚优势产业力量

    湖南文化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科技提升、创意转化和市场运作,湖南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了多个有特色、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领域。据统计,湖南现有各相关部门命名和管理的集聚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5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3个、创建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14个。

    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截至2017年末,共汇聚文化企业800多家,其中,新兴文创企业500多家、亿元企业10家、上市挂牌企业4家。2017年园区的文化产业产值约180亿元,增加值约70亿元。“下一阶段,我们将大力推进贺龙文创聚集区、创谷文化广告产业核心区、长沙南部片区文创拓展区建设。”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湘俊说。

    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突破了“画地为园”的思想桎梏,以产业关联为线索建设开放园区,现已建有4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文化企业达330多家。

    北辰文化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聚集区,集合了220多家动漫游戏及相关企业以及近千个优秀动漫游戏作品、6000多种动漫产品。

    依托湘西地域文化特色与少数民族丰富文化资源,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已成为大湘西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的先行者。园区聚集了48位非遗传承人、33项非遗项目、72家非遗项目创业商户,形成了以苗绣为题材的山谷居民系列产品、以银饰锻造技艺为根本的吉文化银饰品、与本土苗医药相结合的梯玛神贴等文化品牌。

    为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湖南对全省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园区互补发展。放眼全省,长株潭正积极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集聚区,大湘西在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大湘南在发展文化装备制造出口加工集聚区,环洞庭湖在开发生态休闲文化产业集聚区。

    强化园区服务功能

    助推企业创业创新

    “我们鼓励和引导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服务、信息发布、资源共享、人才培训等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肖凌之说。强化文化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筑巢引凤,吸引文化企业入驻,助推其进行创新创意提升,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是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浏阳河文化产业园,只需要有创意点子,就可以得到从场地提供到创意指导的全方位支持。”浏阳河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志介绍,该园区正积极打造功能齐备、活力迸发的创业平台,已初步培育了开放集成、众享共赢的创客生态系统,累计孵化初创型企业60多家,成功率超过80%。

    长沙天心文化(广告)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了创业孵化、政策服务、人才服务、交流展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和生活配套服务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并采取租金奖励、税收奖励、人才奖励、知识产权登记奖励等12种奖励方式,全方位支持文化企业发展。“2012年以来,我们园区成功引进了天择传媒、和光传媒、东道品牌创意集团等600多家企业、机构和项目。仅2017年,就为园区内228家文化创意企业兑现扶持奖励资金2596万元。”刘湘俊说。

    推动文化创意与多领域深度融合

    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湖南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制造、旅游产业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网络视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

    “通过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已吸引山市晴岚文化旅游小镇、昭山城市海景乐园、途居房车露营项目等多个规模较大、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带动效益的文旅项目落户。”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青说。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突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以湖南广电为龙头企业,视频为产业核心,依托“广电湘军”的产业创新优势,逐步构建起数字视频产业核心生态圈,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V谷”。“目前,我们园区已就马栏山国际数字版权交易中心、文化娱乐工程研究中心、马栏山视频学院等项目达成了落地合作意向。”马栏山视频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发挥园区引领作用和引擎效应

    根据湖南省提出的构建科技文化创新体系、打造文化创意基地、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几年,湖南先后出台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等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规划引导、项目带动、财税激励、金融支持、服务支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强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园区聚集发展和新兴业态融合创新。

    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2017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96.18亿元,同比增长14.9%,占GDP比重达6.35%。

    “下一步,我们将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政策保障等方面着力,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向跨界融合、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创意社区、产业孵化、研发中心、服务平台、生活配套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园区发展,加快推动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优势特色鲜明、规模效益并重、创新活力旺盛的湖南文化产业园区创新体系建设。”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