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聚焦现实题材戏曲创作
戏曲现实题材需要深度把握时代性和人民性
为时代放歌 为人民立传
现实题材戏曲剧目要攀登新高度




 中国文化报 >  2018-08-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时代放歌 为人民立传

    姜朝皋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剧作家,如何创作岀有着高尚价值追求、积极思想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现实题材作品,既是时代需要,也是责任担当。

    当代空前活跃的社会现实为戏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但并不等于有了这“源头活水”就能酿造岀醇浓醉人的艺术美酒。剧作家需要理智地从现实土壤中,站到历史的瞭望台上,从人类发展和时代前进的高度,审视和捕捉当下生存、生命折射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投影,来描绘现实。我从个人的创作实践中,生发出如下几点体悟。

    选材要严。选材首先是要考虑题旨的现代意识,有人说我写的是现实题材,还会没有现代意识?这不一定,现代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另外要选择符合戏剧美学特征,能进入戏剧叙事言情的题材。不是什么题材都可以拿来写戏的。现在有不少这样的情况,组织者要求戏剧服从和服务于现时具体的政策和宣传,比如说上面强调扶贫,于是作者都来写扶贫,上面说要宣传英模人物,便都来写好人好事,造成同类型的题材一窝蜂上,这就带来大多作品出现同质化、浅显化的现象。还有各地都讲努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有的就理解为划地为界,作品必须是本地、本土的人和事。这就使作者题材选择的范围越来越窄,作者的创作主动性越来越小。文学艺术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纵观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哪里有地域界限?有些题材从宣传角度看确实很不错,但却不宜用舞台剧去表现,原本生活中很感人的事放到舞台上反而缺乏感染力,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从创作规律上讲,创作题材一定是作者所熟悉的生活而且是真正有感而发的。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你创作那么多剧本都是你自己要写的吗?我坦言,不全是,甚至大多数签约作品都是命题作文,是邀请方选定了题材来找我的。那怎么办呢?这里有四种情况。一种是对方要我写的题材正是我要写的题材,比如前不久在北京举行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开幕式上演出的婺剧《鸡毛飞上天》就是。我当时正想写一出表现城市改革开放的戏,而浙江义乌从当年的挑货郎担鸡毛换糖到世界商贸名城,是城市改革开放的典型,正好相关部门找上门来请我写关于义乌的戏,双方一拍即合。第二种是实行转化,把你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越剧《马寅初》。开始我并没有思想准备,后来被马寅初一生求真理、做真人,坚守学术良知,为维护科学真理而宁折不弯的浩然之气深深感动,于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第三种是对邀请方设想的题材进行改造、提纯、开掘和深挖,让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如采茶畲歌戏《热血山哈》、赣剧《青衣》。第四种就是我认为不适宜用舞台剧表现的或者我自己驾驭不了的题材不勉强接,婉言予以谢绝。

    文学艺术的使命首先是歌颂真善美,但并不等于所有作品都一味粉饰太平,把文艺作品一律变成青词贺表。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文艺还要批判假恶丑,对社会转型期那些阻碍时代前进、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现象我们必须揭露、抨击和批判。借魏明伦先生的话说:要报答党和人民的恩德,“笔下的作品应该是赞美不溢美,报喜也报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民族先贤传下的优秀品格。习总书记在怀念作家贾大山时深情地说:“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还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所以我们的戏剧不能失去忧患意识和批判的锋芒,应该是立足本土,放眼九州,以宏观的视野、博大的情怀和独特的眼光去搜寻和捕捉有时代光彩和艺术潜力的题材,这是攀登高峰的基础。

    情感要真。人们常说,作品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而真实却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作品所描写对象(客体)的真实,二是作者主观心意(主体)的真诚。客体描写的真实是相对的,而主体心意的真诚却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作品就是诚实的作品。观众最不能容忍的是作者的情伪,或曰矫情,明明没有那种感受,却装模作样言不由衷地自欺欺人,这才是最大的不真实。那种搔首弄姿、矫揉造作的作品是没有感染力的,而那种图解政策、概念标签式的应景之作同样是没有生命力的。真正能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往往意味着生命的投入、激情的燃烧,是非写不可的东西,从中能看到作者的眼光、志向、定力、修养和情怀。我创作京剧《血沃芳草》时,出品方要求的是写一部红西路军的戏,把当年英勇悲壮的历史在舞台呈现。当我掀开历史的帷幕,走进80多年前腥风血雨的河西走廊时,特别让我感动的是红西路军的女子先锋团。在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军旅生涯中,她们面对铁蹄,流血裂冰、伏尸盈雪,用女性的柔弱之躯,挺起一个民族的气节和尊严。虽然她们正值花季年华,正该云鬓插花,守闺待嫁。然而,革命号召了她们,战争将她们送上了革命的最前线,她们用年轻的血液,用青春、美丽、勇敢、顽强书写出花朵般的革命传奇,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最壮丽的诗篇,我是一直含着眼泪写完该剧的。后来我将其改编成婺剧《血路芳华》,在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上,荣获十台新剧目大奖榜首。可见发自心灵底蕴的火花才能呈现耀眼的光辉,发自肺腑的真诚情感才能散发暖人的热量。

    立意求深。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定包容着对人生的品味和思索。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但我说的不是一般地表现人,而是直取人生。人生,是人的历史性展开,是人动态发展的流程,是人的生命的具体实现。我创作的赣剧《青山作证》描写的是一个四面被大山包围的山村,祖祖辈辈被封闭和贫穷所缠扰,为了打通一条通向外部世界的路,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在两代三任村支书的带领下,全村老少用了整整28年的时光。戏的表层情节是修路,深层意蕴是修人。作品不仅看到一个宏大工程的艰难曲折,而且看到两代人20余年的生命,在深山绝岭中度过,把生命中的一切献给了执着从事的事业,于是这条山道便成了人生隧道,山道便有了人生的功能,从中展示出人生的壮美和人性的光华。

    视角求新。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人类的火光,而创新的本质力量是对生活的思考,有没有对生活独到的发现是区别一个艺术家和匠人的分野。京剧《在路上》是正风反腐的题材。正风反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纪检监察人员处于战斗的最前沿,与腐败分子进行着最直接、最激烈的较量。一提到他们,人们就想到刚强正直、铁腕除污的形象,但却往往忽视了其人性的另一面。当我深入他们的内心,去触摸那些高尚心灵的律动,用人性的视角去审视时就会发现,在打击腐败分子的同时,对办案人员的心理、情绪和精神也是一种严重的折磨,遇到打不开的缺口和瓶颈以及来自各方干扰时,那种艰难痛苦就像在沙漠中跋涉。尤其是发现案件跟亲情友情相缠绕时,这种心理情绪更会强烈产生。一方面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担当,另一方面是深深的痛惜和伤感,由此我感到应该在这类作品中深刻表现其真实人性化的一面,使人性中美好的品格从各个层面闪耀出更加耀眼的光辉,这便有了新的意蕴。

    现实题材的戏剧创作前景广阔,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砥砺前行,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