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娜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进入暑期以来,四川省广元市开展了文化市场集中整顿行动,以确保暑期文化市场安全稳定。比起往年,今年网吧、演艺厅等经营场所的业主在配合执法行动上更加积极主动,执法人员的工作也因此更加顺畅。这种转变得益于广元市进行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今年年初,广元市完成了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执法效能凸显。
签订责任书
用“活”基层力量
去年,四川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同城一支队伍执法”的改革要求,依此,原利州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并入广元市级执法机构,基层队伍收归市本级,这给原本就十分烦琐的基层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偌大的基层文化市场该如何监管,这不仅是广元文化市场执法改革需要破解的难题,更是全国多地基层文化市场执法改革面临的共性问题。
“要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广元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长宋元柏介绍,今年年初,广元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利州区文广新局和利州区9个乡镇共同签订了《2018年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并承担辖区内文化市场日常巡查等工作。
“将文化市场监管纳入我们日常工作范畴,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在利州区南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福看来,只有充分明确工作职责,才能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如今年破获的利州区石马坝社区非法出版物案件,就是得益于这份责任书。据陈福介绍,他们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辖区内石马坝社区某地有疑似非法出版物。“我们并非专业人员,对出版物内容也不能准确定性,因此我们第一时间上报利州区文广新局,再由他们上报广元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很快执法人员就赶到现场,对内容进行核实,从而破获了该案件。”
评“十佳” 聘监督
柔性执法事半功倍
颇具美式风格的装修显得格外温馨干净、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中外图书、生机盎然的绿植随处可见……利州区的时代网咖颠覆了相当一部分人对网吧的原有认识,该网吧是曾连续3年入选广元市“十佳诚信网吧”的明星网吧。“评选优秀,树立行业标杆,从而带动行业守法经营。”宋元柏一语道出评优的目的。
除了行业评优,启用社会监管也是广元的新探索。王志勇是广元市081中学的政教处主任,同时也是广元市城区网吧义务监督员。担任义务监督员以来,王志勇除了日常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宣传之外,定期巡查学校周边的网吧也成了他的例行工作之一。“如果发现有学生在网吧上网,我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及时和网吧业主沟通。”王志勇坦言,在广元,和他一样的义务监督员还有14位,遍布城区所有学校。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在广元市基本杜绝。
“提到执法,总是给人冰冷呆板的感觉。”在宋元柏看来,柔性执法至关重要。对于经营单位的首次违法行为,他们普遍采取约谈教育、责令整改等方式。“很多商家并不是主观违法,而是法律意识欠缺。在执法过程中普法,事半功倍。”
机制保障
文化执法齐抓共管
广元市苍溪县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文化市场执法任务十分艰巨。“集中开会宣传、发动村干部监督、鼓励正规企业举报。”苍溪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寇含凯依照“三步走”原则,仅在农村演艺市场方面,针对全县200多家演艺机构每年在农村营业演出的检查就达700多次。
高效能工作源于完善的机制保障。据了解,在广元,为使县区政府更加重视文化执法工作,专门将文化执法工作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并设置了“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工作单项考核。此外,还建设执法效能量化考评机制,每个季度考核各县区执法工作并进行全市通报。“形成完善的责任倒查机制,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将严查督办人员和工作流程等问题。”不仅如此,广元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还将市公安、法制办、工商、消防、文化、教育等部门设立为小组成员单位,有效利用各部门职责对文化市场实现全方面监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