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创意经济
  标题导航
负起“艺术品征信”责任 助力市场健康有序
金艺桥:让艺术品典当不再是“烫手山芋”
文化活动公共安全综合保险




 中国文化报 >  2018-08-1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负起“艺术品征信”责任 助力市场健康有序

    金艺桥艺术空间仪器检测部主任沈跃虎在工作中

    袁文瓒 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专业委员会技术部主任

    夏凯晨 金艺桥艺术空间文物鉴定部业务总监、江苏省徐州博物馆原馆长

    沈跃虎 金艺桥艺术空间仪器检测部主任

 

    主持人:近年来,高净值客户成为藏家的趋势明显,对于藏家来讲,艺术品“鉴证”意味着什么?对于文物艺术品而言,“鉴证”又意味着什么?

    袁文瓒:艺术品“鉴证”工作的开展,是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四大质量基础为依据。通过对艺术品鉴证数据的技术采集、识别来确定艺术品的身份,通过对这些身份的识别,能够对文物艺术品进行科学的判定,这是我们实施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国家质检总局四大质量基础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基于这四大质量基础,2015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魏传忠联合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案,得到广泛认同,并在相关领导批示后,推出“六位一体”的鉴证体系。

    “六位一体”的鉴证体系包括: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认证认可为手段、检验检测为依托、信息化为平台、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六位一体”的艺术品质量鉴证体系是通过科技鉴定来采集艺术品的材料选择特征,通过检验检测来固化艺术品的这些特征,作为识别艺术品身份的证明。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的规范标准和艺术品鉴证的规范方法标准。通过推行艺术品鉴证质量管理体系,使得艺术品机构能够按照“六位一体”的鉴证思想基础,为国家文物艺术品市场、藏家提供可信任的公共技术服务,这是我们做艺术品鉴证的目的。

    主持人:夏凯晨曾在徐州博物馆担任馆长,有多年的眼学鉴定经验和经历。沈跃虎目前在金艺桥艺术空间担任仪器检测部主任。请二位从眼学鉴定和仪器鉴定方面,结合袁文瓒所说,谈一谈鉴证和鉴定在意义和作用上的不同。

    夏凯晨:根据个人理解,“鉴定”和“鉴证”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性质不一样。鉴定是定性,主要是解决艺术品的真伪问题、年代问题、价值问题。而鉴证是一个证据链,是一个溯源体系,其通过一系列的证据链,为艺术品建立溯源证书,制作“出生证”和“身份证”。

    我觉得对于文物艺术品“鉴证”比“鉴定”更为重要。一件文物艺术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它的物质属性容易模糊,有些文物艺术品哪怕是几十年的时间间隔,甚至拿给作者本身去鉴定也分不清楚,情况多种多样,真假难辨。鉴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溯源的过程,是还文物艺术品本来面目的一个过程。

    例如,今年保利拍卖上一位英国收藏家的几十件瓷器藏品全部拍出。这些藏品中有些已经有200年之久,是该收藏家从祖上传袭的藏品。尽管拍出的价格不菲,却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效应,究其原因,是每一件艺术品的源流记载都非常清楚。因为流传有据,所以收藏价值比较明显。由此可见,在艺术品市场上要解决征信问题的根本还是溯源,让文物艺术品从诞生就带着它的“出生证”和“身份证”,原始的记录会随着文物艺术品一起流通且意义重大。所以,我觉得在当前艺术品市场形势下,有能力承担艺术品鉴证溯源的行业协会、机构出现,是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沈跃虎:对于传统物品的鉴定,我总结的一个词叫“感性”,对于文物艺术品的眼学鉴定,说到底还是一个个人感知、经验、学识的综合判断,是由人的思想作出的感性判断。从人的因素上来看,由于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会造成个人审美观点和眼力的不同,必然也会造成对有些器物和艺术品的鉴定出现分歧。

    科学仪器介入艺术品鉴定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有据的理性判断,相比于眼学,科学仪器鉴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方式,不会因为主观喜好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书画作品,可以依靠元素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匹配的结果来判断真伪。再比如陶器和瓷器的判断,通过眼学经验判断较难,但科学仪器能够提供材料判断的数据支持。所以,我认为仪器鉴定和眼学的结合、应该是未来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大势所趋。通过感性和理性的相互结合、互相补充,一方面通过艺术品鉴定专家对器物作一个真伪和价值的判断,另一方面通过仪器对于鉴定结果和器物本身做认证,两方面结合可以更有力地支持艺术品鉴定更具公信力。

    袁文瓒:用眼学来鉴定文物艺术品,专家凭经验总结出一套艺术品特征、特质指标的数据,这对于艺术品鉴定是不可缺少的。以科学仪器得到数据只是一种手段,最终也要借鉴经验鉴定的一些结论。如果采集的样本是错误的,通过仪器检定出来的数据再真实,其鉴定结果也是错误的。所以经验鉴定在人工数据识别系统发挥重大的作用,这就是我一直推崇“科技为艺术服务”的原因。其实科技的服务中心也是人,未来的人工智能识别也一定是由人工控制。

    以沈跃虎提及的古陶瓷鉴定为例,在漫长的古陶瓷制作、收藏、研究的历史当中,从学术研究、藏家的各个方面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在过去,这些数据不被公众所用,比较可惜。我们正是要把这些数据作为共有的数据进行共享,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产生一些更好的识别模式为鉴定所用,这也是我们做艺术品鉴证工作的初衷。我们希望能够出现有前瞻性、远见卓识和有能力的艺术机构,来共同实践和完善这一艺术品服务体系。

    主持人:文物艺术品通过鉴证质量溯源体系拥有“身份证”,其实也是解决征信问题的方法之一。运用科学手段和司法解释来建立公信力,能够使这一艺术品身份证拥有很高的安全等级。艺术品鉴证,在艺术品收藏日益增多的今天,能够在提高艺术品有效供给,化解艺术品投资风险,保护艺术家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也是大势所趋。

 

    背   景

    2018年7月,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与金艺桥艺术空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金艺桥艺术空间正在申报“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机构”资质。

    2018年8月,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委员会副主任董大巍,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专业委员会技术部主任袁文瓒分别前往金艺桥艺术空间,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培训。

    在全国政协、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认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果:制定并公布了14项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标准(字画类和陶瓷类);研制了AID艺术品微观信息特征自动化采集设备,ARGUS艺术品图像自动对比系统;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向30家鉴证机构颁发了“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经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全国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发起成立“世界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倡议,并得到瑞士SQS等国际相关机构的积极响应;与天津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艺术品鉴证研究所”,创办了世界首份专业期刊《艺术品鉴证》等。实践证明,艺术品鉴证体系对于提高艺术品有效供给,化解艺术品投资风险,保护艺术家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都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目前,金艺桥艺术空间作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资质认证申报单位,严格按照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规程》要求,依据CSIQ-ACO1:2015《艺术品鉴证机构能力评定标准》,经过深入的研究探讨,结合评估鉴定工作实际,按照中国检验检疫学会《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规程》要求,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规范化操作文件。

    “百家崇其所善,以此驰说”。本着对文物艺术品行业的思考,本栏目以每期一个话题介入专家与代表人士观点,针对行业痛点给出参考建议。本期全文及视频版本可参考“金艺桥艺术空间”微信公众平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