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韩君怡
国庆佳节期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吟飞杯第二届全国电子键盘展演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选手各显身手,在5天时间里奉献了19场精彩演出,一颗颗璀璨新星绽放夺目光彩。
据悉,本届展演设专业组(电子管风琴独奏)、青少年组(电子管风琴独奏、单排键电子琴独奏和重奏),最终来自全国的280余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行集中展示。同期还举办了音乐会和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与往届相比,提升了展演的规格、扩大了影响力。
“中国音乐小金钟电子键盘展演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提高电子键盘音乐的教学、演奏水平,展示近年来我国电子键盘音乐的发展成果。”本次展演评委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会长芦小鸥表示,活动为全国的青少年电子键盘优秀选手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为我国电子键盘演奏领域选拔储备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10月1日至5日,各位小选手在展演中呈现出了扎实的音乐功底与实力。闲暇时欢蹦乱跳、尽显童真的他们只要端坐琴椅、触摸琴键时,立刻变得专注与认真。在闭幕音乐会上,来自河南的方怡雯演奏的《瑶族舞曲》展现欢歌热舞;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何思娴演奏的《C大调狂想曲》音色多彩,悦耳动听。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选送的小选手陈信搏在敲响第一声后,便将自信与昂扬注入演奏,鲜活地诠释了电子管风琴版《龙的传人》,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大呼精彩。
“与第一届相比,电子管风琴组选手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非常可喜。”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主任朱磊表示,选手们在演奏能力上取得了质的飞跃。西安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院长谭艺民称他从选手们的表现中看到了大师的风采,反映出电子管风琴事业的蓬勃面貌。
由上海市音乐家协会选送的陈伟悦、沈儒翾、过嘉文、陈可与联袂带来单排键电子琴重奏曲目《最后的要塞》。4位选手目前为中学生,学琴均逾8年,配合默契的多声部弹奏为观众呈现出了“大漠孤烟直”的悲壮景象与“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雄气质。“默契度的培养离不开我们平日的刻苦练习。” 陈可与表示,正是对电子键盘的热爱将他们聚集在一起,成为挚友。即使四人的课业逐渐繁重,但只要有空便聚在一起排练。陈伟悦表示,他们非常珍惜这次参加展演的机会,“观摩全国各地选手的琴技,可从中学习,弥补自身不足。”
目前就读于日本昭和音乐大学的专业组选手张乐以一曲自己原创的《松·岚·竹·道》获得了本届最佳创作的表彰。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的王苏以电视剧《武则天》中的音乐元素为灵感编创、演奏了一曲长达8分钟的作品《曌》,古筝、管弦等丰富的配器带来大气磅礴的音效,意境幽远。王苏深情投入地演奏也令他荣获本届展演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
“本次展演注重展示选手们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试奏与编创能力。”音乐教育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李未明表示,整体看来,选手们的编创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反映出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教学仍侧重音乐技能的提升,缺乏综合能力的引导。”李未明认为,应提升基本的和声思维,将试奏与编创能力贯穿于教学体系之中,并逐步过渡到即兴演奏。
海政歌舞团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王晓莲也呼吁基层教师在教学中将编创等内容的比重加大,加快更新演奏曲目,鼓励提倡原创思维,产出更佳优质的作品。
朱磊表示,电子键盘编创能力的教学体系建立与传播之路还很长,“通过小金钟这样的专业平台,能让更多师生从中获益,在未来迸发出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