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评论
  标题导航
《花落花开》:三代演员十年激情演出六百场




 中国文化报 >  2018-10-26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落花开》:三代演员十年激情演出六百场

    《花落花开》二人台专家交流研讨会现场

    段八旺(左)饰喜顺、张玉兰(中)饰月清、孙润元(右)饰村长

    李春霞(左一)饰月清、王瑶(左二)饰莲莲、郭美丽(左三)饰婆婆、刘淑荣(左四)饰甜甜、张恒(左五)饰喜顺

    张文娥(左)饰月清、王利国(中)饰喜顺、张菲菲(右)饰金凤

    全体演员感谢领导和观众对《花落花开》的厚爱

    陶格鲁

    《花落花开》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10月22日,由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呼和浩特文广新局、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承办的大型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10周年、600场纪念版演出在呼和浩特民族剧场上演,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创排于2008年,至今已累计演出600场,演出足迹遍及京、蒙、晋、陕、冀、鲁、宁、徽、苏、浙、豫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二人台有史以来演出场次最多、传播地域最广、影响力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巡演。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二人台剧作家柳志雄,国家二级编剧、资深影视创作人张然明执笔创作;著名戏剧导演李维鲁执导。

    《花落花开》取材于真实事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刻画,表现出中国农民善良、勤劳、朴实、真诚的传统美德和新时期女性担当独立、坚强果敢的优秀品格。同时,该剧也从侧面展现出中国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生活、新变化、新面貌。

    《花落花开》在二人台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从语言、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并将梅兰芳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相结合,形成了黄河流域话剧加唱的“新歌剧”表演手法,呈现出二人台憨直奔放与辽阔粗犷的艺术风格。

    《花落花开》先后获得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国家少数民族戏剧汇演银奖、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彭飞表示,十年、三代演员、六百场演出,这组数字充分证明《花落花开》是一部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该剧从真善美的视角揭示和展现剧中人物的精神境界与道德情操,通过细节和情节阐释“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重要论断。《花落花开》在内蒙古地方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花落花开》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按照项目进程,确定以“戏曲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和“草原戏曲文化走亲”为主题开展巡演活动,以老演员“传、帮、带”新人的形式,安排《花落花开》老、中、青三代演员60余人轮流登台表演,既保证了演出质量,做到演出场场有角儿,又培育了二人台的青年表演力量。此外,在项目实施期间,剧院对一些陈旧和损坏的舞美道具进行更换,并重新修缮了部分硬景和软景,确保了剧目的演出质量和效果。

    2017年1月13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在呼和浩特市新闻网举行网络新闻发布会,1月15日,《花落花开》在呼和浩特民族剧场举行首演;随后开展惠民文化下乡演出及民族剧场惠民周末大舞台演出活动,共演9场;3月至4月赴浙江金华、诸暨等地进行巡演,共演5场;6月至9月,剧院再度组织《花落花开》开展文化惠民扶贫下乡演出,深入呼和浩特周围偏远村镇,共计演出23场;10月28日至11月1日,为增进山西、内蒙古两地二人台交流,剧院赴山西省大同市、太原市演出5场。《花落花开》2017年度巡演共计演出44场。

    2018年3月5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召开《花落花开》2018年度巡演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强二人台南北地域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二人台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增强《花落花开》巡演的演出效果。剧院决定将原本赴陕西府谷县文化馆、河北张家口市工人文化宫、河北康保二人台大剧院、河北崇礼县英龙影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20场的巡演计划,改为赴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中原、华南地区的一、二线城市大剧院演出,并向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递交了项目变更申请。

    在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批复后,5月5日,《花落花开》2018年度巡演在陕西省延安市东方红大剧院拉开帷幕。本次巡演为期20天,共演出20场。演出期间,《花落花开》在各地均受到热烈欢迎,观众入座率达到80%以上,直接和间接受众群体近1000万人次。

    截至今年5月31日,《花落花开》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全面完成,共计演出64场,超出既定演出任务14场。

    《花落花开》演出项目累计票房收益73.9万元,其中2017年44场巡演累计收益47万元,占总收入的63.59%,2018年20场巡演累计收入26.9万元,占总收入的36.4%;直接观众26150人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外的观众人数为15010人次,占总观众人数的57.39%;来自边远农村、山区观众人数达8800人次,占总观众人数的33.62%。

    在国家大力提倡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的背景下,本次《花落花开》巡演,将二人台这一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展现在多地的舞台上,弘扬了二人台的艺术魅力,有效促进了二人台的发展与传承,提升了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通过对《花落花开》的排演、巡演,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作为二人台非遗项目传承单位,培养了后备人才,使二人台这一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在乐队方面,培养二人台民族器乐演奏人才30人,补充了二人台音乐人才。

    在演员培养上,培养二人台现代戏表演人才,小生4人,老生2人,青衣2人,彩旦2人,老旦2人,丑角2人,娃娃生4人,并形成了规范的二人台现代戏程式化表演模式,为日后二人台现代戏的排演打下了牢固的人才基础与表演理论基础。

    在演职员人才的培养上,培养灯光师2人,舞美道具师4人,音响师2人,使剧院具备了舞台集成化的操控能力,并形成二人台现代演出舞台装卸操控流程,极大提升了二人台的大型演出实力。

    获得各方好评

    2017年6月2日,国家三级评论员张福俊就《花落花开》巡演在《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版发表题为《天地之间有大美——〈花落花开〉思想内容与审美形式分析》的评论文章。文章对《花落花开》的故事性、文化性、艺术性、真实性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花落花开》创作、演出团队始终坚持艺术创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点赞。

    2018年4月23日,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就《花落花开》巡演活动召开专家研讨会,会议邀请李玉林、宁才、阿古拉泰、王新民、乌兰托娅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该剧10年演出600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了高度肯定;对《花落花开》的演出团队提出表扬;对《花落花开》日后的创新与发展提出积极建议,希望能够将互联网运用到二人台的创排过程中;同时希望通过《花落花开》的不断演出,为二人台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为二人台的传承与保护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专家们还对《花落花开》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要求剧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谨慎使用。

    2018年5月16日,国家一级演员、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在观看《花落花开》演出后说:“《花落花开》是近些年地方戏曲中难得一见的优秀剧目,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舞美设计,以及道具运用,都将地方戏曲与东方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完美展现出来。尤其是在传统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戏程式化表演,更值得很多剧种借鉴学习。”

    受到媒体关注

    《花落花开》在项目实施期间,所到城市的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其中包括地市级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台等,剧院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自媒体发布文章。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受众累计人次将近1000万人次。演出结束后,演出当地的一些戏曲研究者、爱好者主动与《花落花开》演员进行交流,对二人台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花落花开》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生动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在舞美、音响等方面充分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并增加字幕提示,使观众更易于理解,避免了地方戏在其流传地以外地区演出时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延安市观众李女士说:“台词非常好玩儿,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方言很好听。舞台侧面的字幕提示非常贴心,这样的艺术表演形式令人喜欢,值得一看。”

    主要内容

    北方农村的一场车祸毁掉了两个家庭,一边是长命命丧车轮,留下妻女与年迈母亲,一边是肇事司机喜顺因赔偿而一贫如洗,夫妻离婚、欠下3万元的“人命债”。3年后,长命的媳妇儿月清在政府与村长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布艺加工厂且生意兴隆。其间,喜顺“以工抵债”,心甘情愿为月清打工并竭力为月清着想解困。到布艺加工厂为月清送荞麦皮的喜顺遭遇前妻金凤的刁难与撕扯,月清拿出长命生前穿过的旧衣裳想为喜顺换上,不料却发现了长命3年前留下的遗书。原来,长命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晚期,为了不连累家庭,人为制造了这场车祸。善良正直的月清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鼓起勇气向村长和喜顺吐露实情。曾经因车祸对簿公堂的男女双方,在欠债还债、反欠债反还债的极富戏剧性的轮回中相互体谅帮助,终被对方的人品打动而心生爱慕,在村长帮助下打消了月清婆母的顾虑,组成了幸福的五口之家。

    创意策划

    该剧通过发生在北方农村的一场车祸引发出一段曲折感人的故事,以“横祸生—闹纠纷—吐实情—表真心—喜临门”几个主要情节为故事发展线索,在全剧大起大落的人物情感纠葛中,塑造了月清、喜顺等几位有血有肉的典型戏剧人物,讴歌了人间的真善美。剧作取材于农村的真实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编创者运用二人台这一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形式,深刻挖掘当代新农村建设中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真实展现当今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愈加紧密、包容、理解、互爱的新型关系,于精妙奇巧的故事架构、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里传达出美好的人间大爱。剧中编导艺术化设置的几处悬念,每每把观众的情感引入艰难绝望境地,又在百转千回中以情克难。真实细致的情节处理,彰显了普通劳动人民人性中的宽容博大、善良美好。由一场“意外”开场,到另一场“意外”收场的过程中,人性的光辉得以普照,道德的力量得以体现,向善与仁爱的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得以张扬,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能量得以传播。

    艺术特色

    首先,该剧是农村题材与富有地域特色的二人台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二人台是由“坐腔形式”汲取民歌素材、经由数代民间艺人和相关从业者的改良发展而形成的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广泛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特别是在内蒙古中西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该剧将一段曲折动人的农村故事与二人台这一包容性极强的乡土剧种相结合,不但使故事的生动性、真实性展露无遗,同时使二人台这一富于地方特色剧种的叙事、表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剧中人物的大段唱腔在二人台特有的音乐设计烘托下,深情凄婉,撼人心弦;对白中大量运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乡土歇后语,展示出二人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其次,深刻展现人物内心,突出以情动人。编导用生动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月清这位新农村女性的内心世界,通过刻画其对于重病丈夫蓄意制造车祸、以命换钱的事实该隐还是该说出来这一艰难抉择,演绎其对待“肇事者”喜顺由怨恨到同情再到心生爱意的复杂心路历程,处处突出“情”的重要性。

    再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花落花开》的创作本质。这部戏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弘扬人性的美好,这一特质为剧作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扎实的群众基础。来源于现实,才会使作品更具关怀当下的人文高度,才会使作品更易于深入普通百姓的内心,才会使作品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