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产业·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 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纵览城市金融发展 服务小微企业
图片新闻
以赛促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深圳多举措推动文体旅游创新发展
漫威电影《毒液》诠释另类超级英雄
2018中国电子竞技娱乐大赛华中大区总决赛安徽举办
中澜视讯携短视频品牌“看鉴”亮相TGPC




 中国文化报 >  2018-11-0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天府金融论坛:
纵览城市金融发展 服务小微企业

    本报记者  张  婧

    为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0月25日至27日,以“科技金融与创新驱动”为主题的2018天府金融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设置了包括2018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主论坛、2018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暨文化金融峰会等10场专业论坛在内的多项活动。

    了解城市金融发展全貌

    力争实现协同发展

    论坛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18天府金融指数。该指数评价范围涵盖了全国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构建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文化金融等8个子指数,并增加了消费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作为观察对象。

    “2018天府金融指数结合了中国国情,兼顾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和新兴的金融业态,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金融中心的现实情况。同时,指数还反映了各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特点,对促进各中心城市互相了解、实现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在解读指数时表示。

    据了解,文化金融指标体系由文化金融基础和文化金融发展两部分构成。在文化金融指数中,北京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次之,成都位列第六。值得注意的是,与2017年文化金融指数排名第七相比,杭州今年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五位。可见,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重要试点城市,杭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金融发展也日趋完善。举例来说,杭州银行将发展“文创金融”作为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塑造专业品牌、形成业务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杭州银行文创金融客户907户,较年初新增47户;授信总额89.3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7.04%;贷款余额46.28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87%。

    挖掘城市消费金融潜力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文化消费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培育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有利于激活和释放文化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那么,面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金融界有哪些应对之策?2018天府金融论坛对此进行了探讨,一方面,2018天府金融指数将消费金融列为新的观察对象,从消费金融基础、消费金融发展和消费能力、消费风险分担水平、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个具体指标,对35个城市的消费金融发展进行评价。总体来看,中国各地发展消费金融的能力分成了非常明显的三个层级,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处于第一层级;成都、南京和大连也具有发展消费金融的潜力。

    互联网时代,消费金融发展及相关平台构建离不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今年,我们推出了手机银行4.0版本,搭建并丰富了线上生活消费服务场景。如今,手机银行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两亿,依托自主研发的网贷平台,推出又一代系列产品,为工薪阶层、小微企业客户、农村小额贷款客户提供了便利的线上贷款。”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介绍,当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在建设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托邮政的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优势广泛开展业务合作,已经逐步构建起了消费金融与产业金融为主线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着力服务小微企业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重创意等特点,非常适于年轻人创新创业,行业内由此集聚了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小微初创期企业,对他们来说,金融支持是获得发展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次论坛期间,金融界专业学者关于小微企业融资、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等问题的探讨,对以无形资产为主的小微文化企业来说,颇具参考价值。“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着力服务小微企业,不仅是一项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条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发展的生存之道。”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说。他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如何创新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信用评级和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体系;降低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加快价值创造;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小微企业的核心价值,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等。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文创贷、文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当前我国银行发行较多的文化信贷创新产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论坛期间,四川省首次发布《四川省科技金融发展规划(2018—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科技支行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体系,发展创新型科技金融工具,大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推动科技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探索建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

    “近年来四川省先后成立了9家科技支行,在2017年又成立了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保险专营支公司,推出了科创贷、创业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同时,大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大力推动双创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产权基金等省级基金市场化运营。”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表示,接下来相关部门会积极落实《规划》中提出的任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