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旅融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综合

第3版
创意
  标题导航
它们如何跑赢大盘
“文化+旅游”成为业绩王牌
规模优势助力创新发展
“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大会波密举办
“遇见如意甘肃”旅游推介会在沪举行
海洋公园刚性突围




 中国文化报 >  2018-11-2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洋公园刚性突围

    海昌拥有品类丰富的海洋动物种群

    □□   本报记者 李琤

    11月16日,备受瞩目的“旗舰式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上海临港开园,正式迎接全球游客的到来。该主题公园总用地面积约为29.7公顷,是海昌海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昌”)旗下面积最大、极地海洋动物种群最多的海洋主题公园。海昌计划将其打造成世界级先进的第五代海洋公园,成为旗下“国际级海洋文化旅游旗舰项目”。

    然而,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临港新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不仅面临着仅30分钟车程之外的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竞争,同时还将置身于长三角地区乐高主题乐园、法国达高炫乐园、法拉利主题公园、Hello Kitty主题公园等10多个主题乐园的大战中。如何在众多主题公园中实现本土主题公园的突围,让中国的海洋公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极地海洋生物上海“聚会”

    面对竞争,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总经理李绍君认为,海昌最大的优势是差异化。“海洋公园胜在海洋文化和海洋主题元素相当丰满。另外,海昌在海洋科普方面独特的优势,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意源泉,比如我们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海底万圣节。”李绍君说。

    根据海昌2018年中报数据,该公司拥有亚洲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的海洋动物种群,其海洋生物保有量达到6.6万只,大型珍稀海洋、极地动物38只,动物种群数量居国内行业之首,并成功繁育了600多只大型海洋极地哺乳动物。

    如今开园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汇聚300余种、超3万只极地海洋生物,可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展示形式新颖的产品及内容。该公园分为人鱼海湾、极地小镇、冰雪王国、海底奇域、海洋部落五大主题区和海洋主题度假酒店。五大明星剧目、两大高科技影院、十余项游乐设施将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海洋梦幻之旅,园内所有设施已经全面开放供游客体验。游客可以欣赏到全天候特色演艺,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盛装舞者,共享海洋狂欢盛典;九大主题店铺汇聚着千余种海洋主题商品;六大主题餐厅集合了全球珍馐佳肴,同时配有咖啡厅、水吧、甜品屋等悠闲小食站,更有机会与海洋动物零距离共享盛宴。

    海洋公园已成为一种刚需

    据了解,到2020年,国内预计将有59个主题公园建成运营,总投资额达到238亿美元。这其中不少正是海洋主题公园。为何海洋主题公园能在全国遍地开花?这同海洋公园的行业壁垒不无关系。据业内人士分析,不同于其他的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行业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动物种群的基数、动物保育技术、采购与合作渠道是否畅通,都是一家海洋主题公园能否成功经营的关键。而海昌在这些方面所拥有的优势,为其建立起深厚的资源壁垒。

    海昌行政总裁王旭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洋公园具有海洋知识科普的传播功能,受众老少皆宜,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种刚需”。

    同时,海昌在产品升级上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海昌方面曾表示,要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打造成第五代的新型海洋公园。它将不再是依靠简单展示或表演的主题公园,而是集多种功能、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上海项目主要针对3小时生活圈、500公里辐射半径之内的市场区域,并希望成为辐射全国乃至整个东亚市场的升级版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协同效应仍有待观察

    虽然身处“乐园之战”,但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规模、定价以及地理位置来看,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上海迪士尼乐园。

    对此,业界人士认为,由于距离很近,又具有独特互补性,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从上海迪士尼客群中获得延伸旅游客群可能性较大,但需要培育与引导。

    海昌方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香港迪士尼运营多年来,香港海洋公园客流量一直高于香港迪士尼,“我们行业内有一句话,动物是很难战胜的,尤其是海洋动物,他们很有魅力,海洋自身的文化可以和迪士尼抗衡。”

    考虑到上海项目与迪斯尼的定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海昌方面认为,两者应该会在上海临港地区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

    “上海迪士尼年游客量约1000万人次,拥有很强的国际IP,既是对手也是海昌学习的目标。不过海昌以海洋为主题,针对亲子家庭做了很多海洋动物保育、海洋动物科普方面的工作,因此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与上海迪士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IP,上海迪士尼更多以游乐体验为主,双方是互补关系。”王旭光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