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产业·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品质满意度较高 价值承载有待提升
图片新闻
文化IP开发更需向立体纵深推进
青海省文化产业干部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河北举办第七届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
“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启动编写
上海版专与阿里体育合作开展电竞教育
“优创计划”扶持电影新力量
2018中国数字艺术产业高峰论坛青岛举办




 中国文化报 >  2018-12-2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网络文化产品:
品质满意度较高 价值承载有待提升

    本报记者  苏丹丹

    在近日举办的2018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上,瞭望智库发布了《2018网络文化产品用户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2018年1月至10月在市场上受欢迎的100个网络文化产品的用户评论进行了深度分析,涉及手游、漫画、动画(不含低龄动画)、网文4种主流网络文化产品类型。

    《报告》显示,国产网络文化产品在“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用户评价较高,但用户对部分产品的社会效益评价不高,有些还因沉迷、赌博、软色情等因素招致较多批评。总体来说,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则是转型关键。

    社会效益关注度待提升

    此次《报告》将“社会效益”“艺术品质与体验”作为两大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又根据其特点建立了二级指标,其中,“社会效益”包括“国家认同”“社会影响”“个人价值”“基础价值”“史实史观”和“文化认知”6个二级指标。这种评价并非简单地将用户喜好进行归类,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入识别,如色情、暴力所引起的用户赞许均被判定为负面。

    通过分析2000万条用户评论可以发现,用户对网络产品“艺术品质与体验”的关注度远高于“社会效益”。对此,《报告》认为,网络文化产品还缺少能够引发用户关注“社会效益”的内容和元素,价值承载仍有待提升。

    在“社会效益”的二级指标中,“国家认同”的得分较高,特别是在动画、漫画、游戏3个领域,尤其在游戏领域的6个“社会效益”二级指标里,“国家认同”分值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个结果主要来自用户对国漫、国产游戏的赞扬。

    相比之下,“个人价值”的分值则成为各领域的“谷底”,比如漫画,“基础价值”“文化认知”都有较好表现,但因“个人价值”评价不高拉低了总体表现。《报告》分析,“个人价值”凹陷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一些网络文化产品还或多或少存在利己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且有易沉迷、软色情等问题,例如游戏领域的易沉迷、诱导消费和赌博,引发大量负面的用户评论。

    网络文化产品面临大众化挑战

    近年来,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逐年攀升,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高达1050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移动游戏是绝对主力,占实际销售收入六成以上。与此同时,中国游戏用户数也增长到了5.3亿人,其中,约半数为30岁以下的青年。游戏无疑是目前最受关注、最为流行的网络文化产品类型之一。

    数据分析显示,在4种主流网络文化产品中,手游的“社会效益”“艺术品质与体验”得分均稍逊。在“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国产手游的角色、剧情、玩法、画面、声音等都得到了用户认可,但另一方面,游戏的内生价值、平衡性、人性化等引起用户较多不满,网络环境、程序缺陷、安全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诟病。

    以游戏领域常见的评论用语“爆肝”(指需要投入较多时间成本、精力)为例,部分游戏产品往往通过重复利用已有内容捆绑用户,通过各种设置引导用户每天付出一定时间投入到重复性的游戏行为之中,这种运营思路引起一些用户的极大反感,给游戏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是用户规模最大、商业模式最成熟、变现能力最强的网络文化产品类型,手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新用户,但也降低了用户“吐槽”的门槛,许多资深玩家能容忍或视为常态的问题被新用户普遍“吐槽”,因此,在“艺术品质与体验”评价指标上,游戏受到了更多考验。《报告》认为,一种新型文化产品形式从小众走向大众,实现良性发展,都得经历这种考验,不论是游戏还是网文、动画、漫画都是如此。

    在网文、动画和漫画领域,“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较受用户关注的指标是角色、产品更新、作者和剧情。其中,角色、作者均得到用户认可,剧情方面得分参差不齐,仍有待提升。这3个领域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产品更新——不能及时、稳定地更新,引来用户较多“吐槽”,动画领域尤为突出。《报告》分析,相较于漫画产品用户,动画产品用户似乎对以周更为主的更新频率更不满意,这可能与动画产品用户的大众性更强有关,还需要进一步养成习惯。

    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结合各类型网络产品的发展表现,《报告》认为,当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种转向既来自行业动力,也有政府引导。

    在行业动力方面,各领域用户增长陆续放缓,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型文化形式不断涌现,对用户的争夺日益激烈;同时,更具国际视野和消费能力的新一代消费人群崛起,国产产品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在政府引导方面,强调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创新实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报告》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中,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是关键所在。而落实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说到底考验的是网络文化企业的研发运营能力和战略思维,网络文化并非没有正向内容要素,它们需要被发现和弘扬,特别是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因此,必须转变粗放的运营方式,实现真正的精细化运营。

    从总体上看,网络文化产业从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仍需加大对内容创新的投入。《报告》提出,无论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都要在传统优势题材、模式、习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这既考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更考验企业负责人的耐心和远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