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昆曲表演“八字诀”:表里、阴阳、虚实、寒热
回归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完美结合
用生活来圆戏剧梦
观点摘编




 中国文化报 >  2019-01-2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摘编

改革开放40年广东文学生态分析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方,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给广东作家带来强烈刺激,他们以紧跟时代步伐的态度绘制了一幅幅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改革风云图。改革开放40年的广东文学一直发挥着时代先锋的作用,早期伤痕反思文学率先发声,改革文学、新都市文学、网络文学等亦不甘人后,打工文学更是成为广东文坛的一大名片。广东文学的先锋表现既与改革开放中广东在政治经济上的引领地位有关,又得益于近现代岭南的先锋变革意识,更与新时期广东文学制度的先锋变革密切关联。但广东新时期文学创作一些制度化弊端亦较为明显,它和感性化、直观化的岭南文化也使广东文学有平面化、轻松化、传统化与低俗化等现象。

    ——李海燕,原载于《广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12期

    儒家女性观及其对女性主义的可能应对

    先秦儒家的社会架构与制度安排是以男性为中心,通过对以《礼记》为中心的先秦儒家典籍的考察发现,在儒家所设计的秩序体系中,被塑造与建构的女性裹挟于其中,故而在当代社会受到女性主义的批评。然而必须看到,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之中同时也蕴含着部分可以进行自我调适的理论资源,比如强调“夫妻一体”以及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需“爱”与“敬”等。当代社会,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或许可以有效应对女性主义的挑战,再建和谐、平等、美好的两性关系,进而为儒家女性主义的理论建构提供一种可能之进路。

    ——曲宁宁、陈晨捷,原载于《厦门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嵌入工匠精神: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路径

    古代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精神品格和经验传统与工匠精神是相连相通的。充分发掘源远流长的工匠文化,嵌入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和路径。工匠精神嵌入教师教育,通过专业标准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制度体系框架的重构,以实现师德养成教育和教师从教技艺和能力培养的创新。

    ——朱家存,原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