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浙江记者 骆 蔓
1月25日,午后暖阳朗照大地,驱散了冬的萧瑟。记者跟随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图书馆“静美绘本会说话”送绘本小分队一行,驱车前往雉城街道金莲桥村文化礼堂。远远地,就见文化礼堂前站满了穿红着绿的孩子们。车一停下,他们迎上前来,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在遥远的、深深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住着一条名叫笑笑的鲨鱼,他是大海中最爱笑、最阳光、最有趣、最喜欢交朋友的鱼,也是个头儿最大,牙齿最多的鱼……”文化礼堂内,30多个孩子围坐成半圆状,专心致志地听长兴县图书馆职工边晓韵讲绘本故事《爱笑的鲨鱼》。孩子们的眼睛追寻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引人入胜的PPT、逼真的图片、娓娓动听的声音,牢牢吸引了在场小朋友的视线,他们投入的模样异常可爱。当老师提问时,他们争先恐后将小手高高举起。
活动结束后,长兴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为每位小朋友送上精美的绘本,他们拿着新书爱不释手。一时间,沙沙翻书声与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交相呼应。
“今天很开心,老师讲得太好了。”胖乎乎的张悦有些腼腆,眼睛一直盯着绘本上的精美图片。口齿不清的小男孩东东高举着手里的绘本,上面画了一只穿着花格子衬衣的大猩猩在举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页。”他使劲地喊道。另一名年龄稍大的女孩则表示,她学会了无论外表如何,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帮助他人,就会被大家接受并喜爱。
5岁小朋友陈晨也期待边老师能再来给他们讲绘本。陈晨妈妈说,虽然他们老家在河北,但也是名副其实的“新长兴人”,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工作也忙,满足不了孩子想听故事的愿望。她说:“听说图书馆的老师来讲故事,孩子们早盼着了。”
“绘本故事特别受孩子欢迎。”长兴县图书馆副馆长、最早参与绘本讲课的程慧说。长兴县图书馆少儿馆于2009年开始每周举办1场至2场绘本阅读活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但相比县城孩子,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更匮乏。为此,长兴县图书馆决定送绘本故事下乡。2014年11月,第一场“静美绘本会说话”活动在吕山乡雁陶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此后,长兴县图书馆通过培训馆内员工、聘请学校老师和社会志愿者等多种方式组织演讲小分队,逐步走进各乡村文化礼堂、各街道幼儿园等地,把绘本故事目录制作成“文化点餐单”发给孩子们,并给每位孩子赠送绘本图书。至今,“静美绘本会说话”活动共举办了377场,还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16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
“我们这里40%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孩子,他们平时出去得少,在幼儿园里受到课本之外的教育也较少。希望‘送绘本故事’多多益善。”金莲桥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说。
长兴县图书馆馆长朱煜峰表示,4年多来,送绘本小分队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长兴的角角落落。用这样的方式推广儿童阅读,相信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一定会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同时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悦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