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文化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文化金融

第3版
创意
  标题导航
中国完片担保在路上
让制片业更阳光
图片新闻
专业金融应时代而生




 中国文化报 >  2019-02-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制片业更阳光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越来越抢眼,不但完片担保的创始公司FFI入驻上海自贸区,还有北京国华文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上海盛万投资等国内机构先行先试,完片担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带动制片行业走向阳光。记者近日专访了FFI中国区总裁叶禾卿,解答完片担保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报记者 郑洁

    文化财富:你们为何会想到来中国开展完片担保业务?事先对中国市场做过调查吗?

    叶禾卿:中国电影市场的大盘迅猛增长,与北美电影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FFI极其重视中国市场,决定在中国开分公司之前也多次来国内做详细调研。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提供的完片担保不是保险产品,也不单纯是金融担保行为,而是一种综合性服务,保证一部影片能完成的服务。

    文化财富:在针对影片超支、超期的保险外,你们的服务对制片业还有哪些裨益?国内制片业的积极性主要来自哪里?

    叶禾卿:目前国内制作业的突出现状是存在众多超支超期的影片,也存在太多想要投入电影市场的资金,所以当下市场的突出需求是善用资金、合理化制作过程,能够确保投资人、发行商按时、按预算拿到成片,对于投资人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们服务于以下类型的客户:第一,投资方并非影视行业机构,无法确认制作方是否会按时按预算完片、交片;第二,多方投资的影片,单独投资方无法确认其他投资方的资金情况,导致项目可能中途资金链断裂。

    除了对按预算、准时完工等的担保,我们也协助和建议剧组去购买影视制作保险等保险产品,整个完片服务的目的是使制作过程标准化、透明化、工业化。

    文化财富:对于国内存在的如制片人中心制、大导演中心制甚至“流量明星”(具有互联网流量吸引力的人气偶像)中心制,剧组财务也通常不太规范,存在“打白条”等风气,让他们接受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否会遭遇抵制?目前业务开展是否顺利?

    叶禾卿:FFI的工作前提是在不干涉导演的艺术创意下,为电影制作系统地做评估和监督。为了更好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FFI会参与制作会议,并和导演及制作团队沟通,以确认制片方的拍摄计划和拍摄预算符合导演对创意的要求。我们相信标准化、透明化的制作体系能够让剧组更高效有序运作,从而帮助导演更好做好创作工作。

    完片担保方、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并不是一方压制一方,而是三方互相牵制、平衡、帮助,是一种信任和制约共存的合作关系。

    文化财富:迄今有哪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服务个案,原因有哪些?

    叶禾卿:就完片担保服务而言,其负责的是让影片按时、按预算完成,时间点起始于项目早期,截止于交片给发行商。如果影片在规定预算和拍摄计划下完成,就是一次成功的完片担保。对于我们来说,失败只意味着一件事——影片超支和超时了。目前在我们的服务对象中,除了少数超支个案如电影《终极天将》,其他都算成功。

    文化财富:相比于完片担保,你们推出的制作保险是否会更受市场欢迎?毕竟它较贴合于传统需求和消费心理。

    叶禾卿:我们的制作保险是由旗下的风控平台“丰南影视保险”服务于客户,所有保险产品都来自于中国保险公司(我们的合作伙伴为中国人保),并非由FFI直接提供。

    影视制作保险是一揽子保险,其中包含好莱坞近百年实践下来,电影拍摄中最需要的7个险种。迄今为止,最大的影视制作保险赔付达到了5000万美元,赔付给了《速度与激情7》——当时因为它的主演去世,给剧组造成了额外的拍摄费用。演员意外险等属于基本保险,一直都有稳定的需求。

    保险公司通过和我们的合作,借用FFI对电影行业的了解与经验,也可以更正确地对影视项目的风险进行评判。

    文化财富:一个行业的产业水平决定于各个环节,制作保险、完片担保对于中国电影的工业化、金融化有什么帮助?

    叶禾卿:完片担保致力于促进电影制作的工业化,当下的中国电影行业,每年要制作上百部商业电影,这些电影背后的投资人投的不只是导演的艺术创作,还是一个商品,这几百部影片是否能以工业化的方式按时、按预算完成非常重要,完片服务因此体现出价值。

    我们关于中国电影制作环境的梦想是:所有人员有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所有人员有充足保额的保险,所有剧组有标准的记账系统,所有投资人能真正看到预算走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