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旅·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文化金融

第3版
创意
  标题导航
诗和远方本为一体
全域旅游发展的“靖江探索”
民宿规范化管理的延庆模式




 中国文化报 >  2019-02-2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优化 管扶并重
民宿规范化管理的延庆模式

    □□胡咏君

    北京市延庆区从2014年开始发展民宿,在原有农家乐的基础上,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积极推出精品民宿、乡村客栈等,推动乡村旅游向品质化和高端化发展。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两条底线面前,延庆区旅游委通过设立闲置农宅数据库,发起成立行业协会,搭建乡村旅游融资担保平台,开办民宿学院等创新举措,为民宿的经营开发保驾护航。

    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源

    延庆区的精品民宿提供精致化、特色化服务,乡村客栈提供标准化、品质化服务,农家乐提供乡村在地生活体验,基本形成了精品、中端、基础3个层次的供给结构。目前,延庆区乡村民宿已成规模。

    各民宿小院在提供特色餐饮、住宿服务外,还提供伴手礼、乡村深度体验项目等,推动乡村旅游向综合性、体验性消费转变,为乡村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作出有益探索。以山楂小院为例,通过挖掘当地优势农产品,山楂小院推出了火盆干菜锅、手擀面等美食,开发了山楂汁、玉米等大山的礼物系列商品。

    延庆区通过发展精品民宿,提升了农民的财产性、劳务性和经营性“三性收入”。通过租赁房屋,将农村“沉睡”的资源转变为活的资产,平均每年每户农宅租金达1.1万元;通过雇佣民宿管家、运营维护等,带动了百余名农民就业,平均每年每名农民工资收入3.3万元。山楂小院所在的下虎叫村实现了“脱低”,正在建设的后黑龙庙村冬奥小镇、北张庄村如是三舍星空小院等低收入村民宿项目,全部建成后也将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延庆民宿的规范化探索

    由于乡村民宿发展时间较短,尚存在诸多问题,延庆区旅游委对此进行了探索:一是摸底农村闲置资产,差异化布局民宿产业。二是发起成立北方地区民宿联盟、乡村客栈联盟,推进行业自律。三是严守生态底线,“一盘棋”协同管理。四是提供政策、资金和担保平台支持。五是全方位营销,尝试输出“延庆标准”。

    在政府规范化引导下,延庆民宿产业形成了由合作社、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组成的利益联结生态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统一负责民宿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村民通过租赁房屋和提供劳务获取收入。如原乡里三司、原乡里水泉等。二是“合作社+农户”开发模式。该模式以合作社为投资主体,负责闲置房屋收集、建设等,由专业公司负责运营,合作社、运营公司、村民按比例分红。三是特许经营模式。该模式由延庆区旅游委创新开发,依托世园会,打造“世园人家”民宿品牌,通过提供设计指导,推动民俗户提档升级,达到中高端住宿接待标准。未来还将打造“冬奥人家”品牌。四是创客模式。通过出台政策,吸引新农人、本土人才等乡村创客返乡创业,投资建设个体精品民宿品牌。目前已吸引李荣霞、杨萌等一批创客返乡,分别在庙梁村、盆窑村等开发建设特色民宿。五是平台联动模式。延庆区成立北京沿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搭建电商平台联合营销和预定,为民宿企业和农户提供从创立、运营到盈利的一站式网络服务体系,推动民宿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推进延庆民宿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延庆区将以冬奥会、世园会服务保障机遇为契机,以深化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区域发展品牌、出台民宿管理标准、打造民宿特色集群,推进精品民宿高质量发展。

    一是谋划民宿发展布局。结合世园会、冬奥会,编制延庆民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民宿旅游与长城、冬奥、世园等元素的深度融合发展,发展特色民宿集群。通过民宿产品创新、地方特色文化植入、环境改造提升、政策服务支持等方式,彰显延庆民宿产品特色,提升民宿品质。同时,管扶并重,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与政策扶持。

    二是进行“三个层次”结构改革,推动民宿产品供给提质升级。调整乡村旅游住宿的供给结构,继续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向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三是体系化塑造提升,打响延庆民宿品牌。以冬奥、世园为机遇,推出“世园人家”“冬奥人家”两个阶段性民宿品牌。围绕延庆区全域旅游3张“金名片”——长城、冬奥、世园,推进民宿与长城文化、冬奥冰雪、世园风情等深度融合。同时,加强民宿品牌推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