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科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4版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遏制影视剧盗版,科技有妙招
图片新闻
新技术让东汉彩绘陶楼“朱颜不改”
安徽:推动全省智慧旅游发展
河南发现千年前“仙药”
甘肃省博物馆“拍照识文物”系统启用
河北承德:市民刷手机便能游览景区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9-03-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发现千年前“仙药”

    盛有液体的青铜壶局部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据新华社消息  (记者桂娟 李文哲)在3月1日召开的2018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项目发掘负责人潘付生公布,该墓出土的液体其实是矾石水,即硝石和明矾石的水溶液,这与文献中提到的古人使用硝石和矾石制作神仙水相吻合,证实液体为“仙药”。

    去年10月初,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出土随葬品种类丰富且等级较高。其中,一件高50厘米、腹部最大径34厘米的青铜壶中,近3500毫升、重约7斤的液体经考古人员初期判断是西汉美酒,引发热议。

    液体究竟是什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科研人员分别对铜壶中的上清液和下层沉淀进行了取样,研究检测出液体主要成分为硝酸钾和明矾石。

    “取矾石一斤,无胆而马齿者,纳青竹筒中,薄削筒表。以硝石四两覆荐上下,深固其口,纳华池中,三十日成水。”古籍《三十六水法》中明确记载了古人用硝石和矾石制仙水的流程。

    据潘付生介绍,中国古代炼丹术有水法与火法两种形式。水法最初用于饮服成仙,后来用于炼丹。《三十六水法》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水法专著,被誉为水法炼丹的先声之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