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晓琴
日前,“大沉香——黄鸣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出的54件油画作品涵盖了艺术家黄鸣从艺以来各个时期的创作,也使得大家得以全方面了解这位在中国油画界已屡次获奖却极为低调的画家。1989年大学毕业,到2019年举办第一场个展,这次画展凝聚了黄鸣30年的心血。
为何30年才决定办一场个展?黄鸣说最重要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够丰满。“我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很高,也不是一个高产的画家,还有点完美主义。但这就是我做事的态度。”的确,若不是这样的心性和追求,不能画出那般令人感觉沉静、安定的《大沉香》等系列作品。
不易的选择
黄鸣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1983年毕业于湖北黄石工艺美术学校,1985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这一年文艺思潮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纷至沓来的新观念、新样式强烈刺激着他的神经,冷静内敛的性格,使他没有迷失自己,而是潜下心来寻找适合自己走的那条艺术道路。
“学会思考和甄别,是我们那一代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难题。一方面,世界喧嚣、思潮纷乱,如果定力缺席、判断乏力,就容易跟风从众,内功偏废,其后果不难想象;另一方面,却也因为这样的历练,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质。”黄鸣在大学时经历这种思想上的纠结与阵痛时,选择一个人待在图书馆,到大师的作品中去梳理和寻找艺术的密码。最终,他没有与身边绝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一时期代表着“新”的观念艺术道路,而是深入于静物绘画的探索。即使现在看来,黄鸣的艺术也是如此地与众不同,他低调、内敛和含蓄,仿佛不是那个时代走来的人。
其本科时期的恩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金一德认为,因为黄鸣安于孤独,所以才会具备独立思考的品格。他说:“黄鸣很敏感,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以后,他自觉地和别人拉开距离,另辟蹊径,进入没有路的荆棘地,去寻找自己的画风。这在当时是很难能可贵的。”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黄鸣就有了创作成果,其作品《弈》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夏日黄昏》获得首届中国油画精品大赛铜奖。从此,他便进入了一个人孤独求索的艺术道路,并在这条路上走到了极致。
孤独的坚持
黄鸣回顾自己的创作道路,将其分为“语言的探索”“向传统学习”“岁月沉香”三个阶段。从1990年起至1999年,他主要在图式、语言、题材上做了一些研究,完成了《弈》《年轮》《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三把椅子》《海鸥》《棋圣》等作品。10年只画了8张画,但这8件作品全部都入选了当时的重要展览,亦有不少获得奖项。黄鸣说:“这10年的作品总体上还是运用传统三维空间的要素来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每一次入选和获奖对我都是一种激励,也给了我信心,我的油画语言与创作路径也随之变得清晰起来。”
一般的写实静物画由于缺乏主题和情节的设置,往往流于平淡,而难以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黄鸣的画却正好相反。隐性的在场是他创作静物作品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以物的状态隐喻情节、故事和人物的存在。例如,在《棋圣》作品中,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的面前。虽然没有人物的出现,但是一杯清水、一包香烟、一把折扇,还有透过席帘和煦的阳光,这些已经将人物——棋圣的形象通过物的暗示淋漓地刻画在观者的脑海中。这个人物不是被眼睛看见的,而是被心灵触摸到的;观者感知到的棋圣,不是他的体态和相貌,而是他的精神和气质。
在黄鸣创作的第二阶段即2000年至2009年期间,他从传统绘画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了《男十忙》《过新年》《敦煌祭》等作品。同时期,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以乐器、书籍为题材的作品,如《岁月》《梁祝》《徽州遗韵》等。在这些作品中,黄鸣试图以最朴素的绘画元素创造出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他认为自己基本上抵达了“以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无论是最初画草席时需要细致地一笔笔描画,还是后来一遍遍重复同一幅作品只为探索最满意的表现形式,这种追求完美的性格和艺术态度使得黄鸣的艺术道路走得孤独且缓慢。他却认为这样每往前走一步都很踏实,也令人愉悦。“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和创作经历的丰富,好像使我的绘画慢慢找到了新的一种意义。我每天面对自己的作品,就像是一个人打坐禅修的过程,日复一日地经历这个过程,使得我的绘画更靠近我的内心。”黄鸣说。
沉静的探索
黄鸣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与灵感,同时也很恋旧。一些富有年代感的旧物常是他绘画的母题,而“草席”这一物象几乎贯穿于其30年的所有创作之中,以至于成了他创作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究竟承载着怎样的意义和情感?对黄鸣来说,当初并没想以此为其创作的主要元素。“我清楚地记得20世纪90年代开始描绘草席时,总希望画出一幅绝对满意的作品便不再碰它,因为当时我就感到它潜在的局限性。在后来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我也对草席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认知,之后它不再只是一个符号,而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与情感。”
近年来,他以古籍书本为题材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岁月》作品,以及在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得中国美术奖·创作奖(油画银奖)的《大沉香》系列作品,黄鸣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表达时间和人文精神凝聚在物上的重量感和珍贵。同时,在具象绘画中的抽象性、视觉张力、繁与约等绘画语言方面他也做了一些探索。他认为,具象绘画还必须有抽象元素的植入,让具体的物象能够超越客观再现,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认为,黄鸣的油画创作就像在推演一道数学题,他试图用最繁复的运算求得最为简约的得数,目标简洁明确,过程却无以复加。黄鸣试图在图式和空间上做着减法,力图使画面更加简洁,这符合他的审美追求;在语言上则做着加法,不断加强语言的厚度、力度和持久性,这也最能彰显他的能力和自信。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表示,他在黄鸣的画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意趣。“黄鸣的画面色彩非常和谐,呈现出优雅、协调的面貌,是一种古典的表达方式,又非常有自己的特点,给人一种舒服、放松的感觉。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每一幅画都下了很大功夫,他的艺术创作是一种‘慢艺术’。”靳尚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