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秦毅)近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西安市乡村文化风貌塑造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西安将在全市涉农区县、西咸新区和涉农开发区范围内,实施“乡村文化风貌塑造工程”,从多个方面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西安样板,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的同时,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形成富有新时代西安特色的乡村文化新风貌。
《方案》指出,加快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镇村综合文化站,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提升服务,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鼓励各区县适度提高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标准和活动经费标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镇、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案》明确,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培育发展新乡贤理事会等新乡贤组织,通过“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礼乡贤”,彰显新乡贤道德精神。组织编写“关中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通俗读物”“关中传统文化读本”,创作推出一批符合农村群众需求的传统文化通俗读物。积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庙会等民俗活动,打造节会品牌。
根据时间安排,6月前,西安各涉农区县,西咸新区、涉农开发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落实方案;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为全面推进期,将全面推进乡村文化风貌塑造工程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