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遗产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古祠新生放异彩
中小学开展非遗课程
应多提供“自助餐”
河北5处文化遗产点纳入申遗规划
“额吉牧歌”非遗研培成果
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中国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动”
福建试点有序推进




 中国文化报 >  2019-04-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额吉牧歌”非遗研培成果
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本报讯  (记者王学思)3月2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额吉牧歌”——内蒙古非遗传承人群扶贫研培成果展在北京举行。此次展览活动是北京服装学院参与,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研培成果之一,也是该校研培计划成果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额吉牧歌”,意为草原美好生活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成果展重点呈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的树皮画和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两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群通过研培实现脱贫的成果。活动现场,45套民族服装、30套民族元素的设计创新服装、35位模特和22位演员,通过生产、生活、盛典和感恩4个篇章,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文化风情。经典的传统元素、时尚的创新服饰、炫目的民族歌舞展演,传递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2018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委托北京服装学院为兴安盟阿尔山市和科右中旗分别举办了2期非遗扶贫培训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