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报告》)今年3月底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报告》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新出台政策、孔子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外派汉语教师与志愿者、新技术应用、汉语专业开设、典型事例及大事记等主要方面,对2015年至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梳理与扎实研究。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进入外国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国际教育的支持力度,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研发等,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还提供了2015年至2016年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最新动态,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宏观决策和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报告》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推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报告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该中心汉语国际教育首席专家吴应辉担任主编,曾小燕、袁萍担任副主编。自2011年起,吴应辉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负责撰写汉语国际教育系列发展报告,团队核心成员主要为在职教师、在站博士后和在读博士生。(燕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