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 佳 文/图
一边体验拖伞、飞鸟、游艇海钓等娱乐项目,一边享受营养配餐、参与主题派对,近年来,众多游客慕名来到海南三亚,感受游艇旅游的魅力。“三亚市政府高度重视游艇行业发展,明确提出三亚要逐步设立公共游艇码头,大力发展游艇租赁业,建立游艇交易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将三亚打造成中国游艇之都。”三亚市副市长谢庆林说。
大力发展游艇产业
延伸游艇产业链
2018年,三亚市游艇帆船总出海艘次超过6万,同比增长36.8%,出海人次近54万,同比增长25.6%。据了解,目前,三亚市从事游艇行业的企业数量约为80家,其中较为活跃的有40余家,业务范围涉及游艇托管、租赁、销售、维修养护、游艇驾驶员培训等,主要分布在三亚湾、亚龙湾等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产业发展成熟的区域。截至2018年底,三亚市游艇企业的总注册资金为2.28亿元,固定资产超过8亿元,营业额达4.23亿元,解决了当地5000多名人员的就业问题。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调研员唐嗣铣说,近年来,三亚市积极推动游艇产业发展,已建成三亚半山半岛游艇码头、三亚鹿回头广场公共游船游艇码头、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等一批游艇码头,共973个泊位,船舶维修、海上观光、海上垂钓、赛事展会等业务稳步发展。同时,按照“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原则,三亚市在国内率先开展实践,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在水域开放、口岸监管、保税仓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实施游艇产业发展战略
频出利好政策
一系列产业利好政策给三亚游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2018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在满足相关法规和安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支持海南开展游艇租赁业务。2018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颁布《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目前,行业已完成《海南省游艇租赁管理办法(试行)》稿并征求第一轮意见。
今年4月12日,海事服务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公布海南为全国首个对境外游艇开展临时开放水域审批试点省份。三亚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市口岸办主任左正和认为,利好政策有助于游艇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牵头的部门清晰了,配合管理的部门更易于沟通;行业协会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规范。
对于游艇企业来说,该政策的出台也是极大的利好。“以鸿洲国际游艇会为例,2018年下半年我们将泊位从276个扩建到410个,近期又获得了三期四区海域使用权,计划把泊位总数扩充至600多个,未来冲击1000个泊位目标。鸿洲国际游艇会已推出了游艇租赁、游艇销售、游艇泊位、游艇会所、航海文化赛事运营、超级游艇售后服务基地、游艇商业街及保税仓等多种游艇产业项目,打造了综合功能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国际游艇港及较完整的游艇产业链。”鸿洲国际游艇会副总经理胡笑铭说。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配套赛事展会
《三亚市游艇产业及游艇码头布局规划(2016—2030)》显示,三亚游艇码头布局结构为“五湾、多点、一心、四基地”。“五湾多点”即将海棠湾、亚龙湾、三亚湾、红塘湾、崖州湾作为三亚游艇码头布局的主体框架,相应设置与陆上旅游功能及服务项目相匹配的分布式游艇停靠点,“一心”即围绕凤凰海岸形成城市中心港湾,“四基地”指建设铁炉港、肖旗港、红塘港、崖州湾四个游艇基地。
游艇企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自建码头的游艇企业,这类企业在三亚有4家(鸿洲游艇、半山半岛游艇、星华游艇、城投游艇),其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游艇销售、会员会籍、泊位租赁、游艇租赁、驾驶培训、维修保养、游艇展会等。第二类是承包船东游艇或者购买二手游艇,通过租赁码头泊位的游艇租赁企业,这类企业约有40家,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游艇租赁,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但是游艇租赁业务做得较为专业,产品设计、出海服务做得比较精细。
近年来,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世界青年帆船锦标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海南岛环岛大帆船赛、三亚司南杯大帆船赛等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三亚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帆船赛事类别较完整的城市,据评估,目前海帆赛每年产生的综合效益已超过1.2亿元。三亚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专职副主任邢增海说:“2018年8月,三亚市举办了首届青少年OP帆船国际城市联赛、2018第九届摩纳哥OP帆船赛中国区选拔赛。这些赛事展会的举办,使三亚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较好地提升了三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