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产业·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评 论
  标题导航
让游艇“飞”起来
图片新闻
挖掘特色资源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第十五届CCG EXPO深入寻找原创力
浙江绍兴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
《2018年度快手社会价值报告》发布
河南博物院与建行河南分行合作推出“文化+金融”服务
高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中国文化报 >  2019-04-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挖掘特色资源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力

    当前,深度开发有自身特色的文旅资源,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成为各地激活经济发展潜在动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

    内蒙古

    生产特色产品 促进市场多元发展

    近年来,通过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态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步入培育主体、加快项目建设的新阶段。

    其中,较为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内蒙古全区现拥有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等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昭君博物院、大召文化产业群等34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演艺产业市场化步伐持续加快,《千古马颂》《马可波罗传奇》等一批优秀剧目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会展业快速发展,国际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国际那达慕、胡杨节、内蒙古旅游产业博览会等节日和展会已经成为全国知名文化品牌;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旅娱乐市场正在形成;文物复仿制和工艺品业亮点突出,文创行业具有较大发展优势;动漫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中华德育故事》《大牛角向前冲》《草精灵》等多部动画片在国家和地方媒体播放并获得多种奖项。

    宁夏

    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一段时期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尤其是在助推旅游业发展方面,宁夏做出了“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造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提出了包括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等思路。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方面,宁夏将持续坚持构筑文旅深度融合支撑体系的目标。具体来看,主要是围绕“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文旅发展新格局,深入挖掘六盘山上、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的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产品,保护开发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集中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场馆,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文化旅游骨干企业。

    青海

    丰富产品体系 发展新兴业态

    当前,青海省依托丰富、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出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文旅融合逐步深入的良好局面。

    在接下来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上,青海省着重提出要注重创意创新,打造高质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其中包括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优先发展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行业,做精做强唐卡、藏毯、昆仑玉等特色产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提供服务等。

    西藏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扩大综合实力

    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西藏自治区一方面积极制定唐卡系列标准,健全了特色文化产业的标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转变参展办展方式,扩大特色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具体包括大力培育“文创西藏”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并将此作为西藏特色文化产业的重点IP;着重做好“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主题馆的策展、组展工作;指导支持各地市援藏渠道参与各类区外重点博览会等。

    西藏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一直坚持“特色、高端、精品”的目标,补短板、强弱项,2018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68.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0.14亿元。回顾过去的发展,西藏主要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成效:旅游先导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地球第三极”旅游品牌强势升级;产业发展的科学引领能力显著增强;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持续净化;产业富民水平进一步提升。

    贵州

    盘活特色资源 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贵州省将旅游业确立为支柱性产业,高位推动,旅游业连续三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38亿元,同比增长16.88%,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今年,贵州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目标,重点抓好搭建优质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盘活存量资源,培育重点项目和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坚持山地文化旅游+多产业融合思路,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园、世界级桥梁旅游观光点、森林休闲康养旅游区、山地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厕所等工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培育好项目 开发旅游经典线路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在文化产业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兵团题材的文艺创作,相继推出了歌曲《屯垦爹娘》、舞剧《戈壁青春》《天山》等一批有兵团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并积极加强作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自2013年开始,兵团每年设立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扶持成长性好的文化产业项目。

    在旅游产业方面,兵团依托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逐步树立旅游品牌形象,旅游产业在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兵团旅游产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军垦文化旅游。近年来,围绕文化戍边战略、品质旅游战略、新丝路战略,兵团旅游以弘扬“兵团精神”为核心内容,以传播“军垦文化”为主线,整合了相关旅游资源,将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了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并联动周边的区域,开发了新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和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2019年全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发言摘编,有删节,本报记者张婧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