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宋佳烜)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刚、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回答了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申长雨表示,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强调要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进一步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也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8年我国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主要进展。2018年,我国启动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的制定工作,实现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中统一管理,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持续提升,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10%,全年累计减免专利费用58.6亿元。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已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草案明确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侵权违法成本,38个部委开展了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据了解,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以及运用效益明显提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12.3%。2016年至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累计115.1亿美元,提前实现“十三五”专项规划目标。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2018年,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事务,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常态化机制已建立,宏观政策沟通、知识产权审查、基础能力建设、信息数据交换等8个方面务实合作项目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