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继宏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陈家村的三毛祖居,《橄榄树》的歌声萦绕耳畔,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毛,本名陈懋平,祖籍定海,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91年去世。三毛一生著作和译作丰富,《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雨季不再来》等代表作广为流传。
1989年4月20日,三毛首次回故乡探亲祭祖,为自己取了“小沙女”的笔名,表达自己的故土情节。如今,在三毛的故乡,“小沙女”被人们挂在嘴边。在三毛祖居,讲解员王荣告诉记者,每年会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赶来为三毛献上一束百合花。在陈家村,还建起了三毛公园、三毛客厅。
值得一提的是,定海2016年10月设立的三毛散文奖,大大提升了这座海山之城的文化内涵、旅游人气。这一奖项成为与富阳郁达夫小说奖、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并列的浙江省三大文学奖项之一。2017年,首届三毛散文奖以“回家”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三毛记忆”系列文化活动,首届奖项评选征集了来自海内外的590件作品参赛。第二届三毛散文奖的影响力更大,共收到世界范围内650位作家寄送的参评作品,并在今年评出获奖散文集13部、单篇散文13篇,包括大奖各5部(篇)、潜力奖各4部(篇)、新秀奖各4部(篇)。
“三毛拥有不同年龄层的粉丝。许多人不仅读她的书,还沿着她的足迹走遍千山万水。三毛倡导的‘行走文学’,至今仍是时尚。”三毛研究会会长白马表示,随三毛散文奖评选活动同时举行的还有“三毛与行走文学”“纪念三毛特展”“纪念三毛故乡行30周年专场朗诵会、三毛家人分享会”“两岸三毛文学论坛”等活动。
三毛的故友傅晓秋告诉记者,在三毛生前的旅居地西班牙也专门设有三毛文学社。三毛去世近30年,人们仍以不同的方式缅怀她、纪念她。据介绍,不久前,三毛寻根之旅的粉丝征集令一经发出,即有来自浙江、北京、上海、福建、江西、河南、江苏、辽宁、河北、山西等省市的200余名网友报名,其中年纪最小的19岁,最大的61岁。
打造三毛祖居、三毛纪念馆、三毛书吧、三毛公园等,建设三毛文化特色小镇,举办舟山名人馆三毛展、舟山博物馆“走马过红尘”纪念三毛特展,研发生产三毛主题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举办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名家讲座、文艺采风、微电影创作、“行走三毛故里”等系列文化活动……在定海,三毛的文化名人效应正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据了解,接下来的3年到5年,定海区将以三毛散文奖为品牌核心,继续在形式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打响三毛文化名人品牌,以IP提升文化内涵、助力旅游推广。“力争把定海打造成国际性的三毛文学奖主办地、颁奖地,三毛文化的传播地,三毛粉丝的聚集地,三毛旅游的首选地。”定海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