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日渐成熟,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步加大,竞争力也显著增强。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发挥自身优势,对接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
天津
实施全域旅游系统营销工程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支持对外文化贸易,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天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19.8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3.34%;2018年旅游总收入达3914.33亿元,同比增长10.4%。
2019年,天津将实施全域旅游系统营销工程,在城市形象宣传上求实效。深耕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叫响“天天乐道 津津有味”宣传品牌、“千年运河”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以深化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为重点,巩固发展国内市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友好城市为重点,精准开拓境外市场。
陕西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近一段时期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2018年全省旅游业增长强劲,旅游总收入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24.5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3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3.92%,国际旅游收入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1%。
2019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以调结构、促转型、重效益、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合作,组建“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联盟,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西安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促进对外文旅贸易发展。
甘肃
依托精品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
甘肃省坚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实现绿色生态产业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位产业来培育,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呈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态势。预计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78.16亿元,增速为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60亿元。
为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扩大甘肃国际影响力,甘肃做出了多方面努力。着力打造了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丝绸之路旅游联盟三大平台,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介活动,深度策划了“丰收了·游甘肃”“2019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和“春绿陇原”惠民展演,有效提升了“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受益于这些活动的举办,甘肃省先后登上《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和《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
新疆
构建旅游品牌体系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丰富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利用。2018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5亿人次,增幅在40%以上,旅游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19年,新疆将结合实际,大力构建旅游品牌体系,推进旅游精品建设。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突出“大”“美”二字,集中力量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独特品牌,推出一批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形成新疆旅游的鲜明标志。重点打造100个文化旅游品牌,包括冬季旅游目的地、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目的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演艺、边境旅游等品牌。扩大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壮大精品旅游市场主体,重点创建一批精品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精品旅游节庆活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旅游商品销售街区和精品旅游线路。
海南
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2018年是海南省在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及启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开局之年。
在国家政策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海南省稳步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工作,成果优于预期。概括来说,具有以下特点:开启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新模式”,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调整离岛免税政策、增加国际航线等方式,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此外,2018年海南省还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目前正在努力修建旅游公路,通过举办系列国际性会展,逐步落地文旅融合、农旅融合项目,从不同层面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以当前海南上下全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接下来,海南将凝心聚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为核心,全面完成自贸区(港)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供给产品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和对外交流力度。
(2019年全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发言摘编,有删节,本报记者张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