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许晟 王希 潘清)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日前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近期将研究出台科创板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措施,明确业绩考核及收益方面的支持政策。
翁杰明当日在“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会上还说,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覆盖面将力争比去年新增数再增加50%,即新增30户左右。“对于尚未尝试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中央企业,原则上在2019年都要求实现‘破冰’。”
随着中央企业激励机制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不少央企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45家中央企业控股的92户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占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的22.8%。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通信与信息技术、科研设计、机械、能源等行业领域。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一般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据国资委统计,实施股权激励1年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市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7%、14.6%、7%,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此外,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还促进了企业研发水平的提升。截至2018年底,已有24家中央企业所属科技型子企业的104个激励方案进入实施阶段,30个已经完成首批激励兑现,绝大多数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试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工作也在推进。目前,全国共选取了181户企业开展试点,央企层面10户试点子企业已经全部完成出资入股,地方层面的试点企业也完成了首批的出资入股。
科创板发行审核工作快速推进,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上交所已发出首轮问询86家,首轮问询问题平均超过40个。70余家企业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
据悉,上交所正按照相关规则及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二轮问询。第二轮问询将更加突出重大性、聚焦关键问题、注重揭示风险,也更具整合性。从内容上看,二轮问询的问题主要针对发行人科创属性和技术先进性、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中法律合规性及财务真实性、科创企业成长发展中特有的风险等重大事项,相关信息披露是否达到应有的充分、一致、可理解要求。截至目前,上交所共计发出第二轮问询29家,其中1家已回复。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的重要机制,公开化的问询式审核目的是为了“问出一家真公司”,同时让市场主体在信息充分披露基础上对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进行判断。一问、二问甚至多轮问询,在审核程序和机制中相互衔接、层层递进,是后续审核机构和上市委员会进行审核判断的重要基础。
按照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轮问询回复后,交易所认为仍需继续问询的,将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多轮问询。不需要继续问询的,将按照规则和程序进入召开审核会议形成初步审核意见、上市委审议、证监会注册等后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