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佳霖)记者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获悉,6月20日,贵州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中心对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担的“黔西南州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
在验收会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马琳燕汇报了青铜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会专家审阅了结项资料并对文物保护修复成果进行了现场查验。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保护修复路线清晰全面,保护修复工作科学规范,修复资料详实齐全,修复后文物展示效果良好,符合文物保护行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据了解,项目保护修复的青铜器共31件(组),包括一级珍贵文物22件(组)。其中“巨王千万”印、“东汉巴郡守丞”鎏金铜印、东汉铜车马等青铜器均出土于交乐汉墓群,在类别、造型、文化内涵和历史时代方面具有代表性意义,是研究东汉时期盘江流域科技生产、文化艺术、礼仪制度、经济繁荣等社会生活发展进程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悉,该项目方案2014年由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经过公开招标,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中标后历时两年完成,2018年通过了初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