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沁源的山或水
弘扬国学精髓 增强文化自信
听一朵花在说些什么
图片新闻
乡村广场舞




 中国文化报 >  2019-07-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国学精髓 增强文化自信

    陈存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可谓居高临远、洞见古今。我华夏文明,横亘世界五千年,悠悠长河,群星璀璨;诸子百家,竞相争鸣。迄乎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蔚然,大家辈出;其他学派,仍能绵延传续,经世致用之说,幸未湮没;黄老之学、孔孟之道、申韩之术、孙吴之谋,砥砺为用,各施其能,而成儒法互行、王霸兼用之局面。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遂致博大精深之外,糟粕亦存。故知讲论中国文化,必应先正其本、复清其源,剖判精粗、辨裁良莠,萃取精华、继承传统,方能弘扬我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完成伟大复兴基业。

    傅光先生惠寄近著《国学指要》书稿,余因得先睹之快。先生秉其父志、惠祁荫泽,以其先君子傅庚生先生旧稿《国学问答》,补葺增益,条分缕析,目别汇分,成此新著;焚膏继晷,心无旁骛,可谓初写黄庭,应时应景。先生并请序于余,自忖虽识文断字,唯囿于自然单科,每鲜及国学之说,学识浅薄,诚惶诚恐,若崩厥角。虽几经命笔,颇觉纸窄笔拙,实难承命。国学继扬,兹事体大,关乎民族文化之振兴,尤以中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战略思想,常思服于怀,寤寐于心,因勉乎其难,有感而发,不揣谫陋,略陈管见。

    举凡一个民族,生命力之强弱、前进动力之大小,率皆取决于文化之优劣。伟大民族必有民族自豪感,而民族自豪感必源自民族伟大文化。我先贤既曾创造灿烂文明、高尚文化,奠百世之基,兴千秋之业,何其伟哉!今我发扬民族传统,萃取文化精华,定能重振伟大文化,实现民族复兴,无愧于当今,无愧于历史。

    窃思近代以来,西人挟科技之智、商贸之利、制度之优,船坚炮利,驰骋四海,鞭笞五洋,遁天入地,未见有匹敌者。华夏国势虽兴盛数千年,犹且不堪欧风美雨、鼠啮蠹蚀,强邻远敌,觊觎瓜分,山河有破碎之忧,黎民受倒悬之苦,风雨飘摇,几近倾覆,陷半殖民地半封建之窘境,堪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哀哉!

    百余年来,无数志士仁人,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奋起抗争,上下求索,万马齐喑,前途微茫。直待中国共产党成立,宣扬主义,发动民众,无数革命先贤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重建家园,复使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而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带领亿万人民,臻成社会主义革命;又创改革开放之盛局,国家初现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百年未有之升平气象!共产党人为中华文化宝库谱写瑰丽篇章。壮哉!

    感时抚事,颇叹时至今日,国势渐复昌隆,生活日益富裕,然则世风不尽如人意,低俗、庸俗、媚俗禁而不绝,丑恶、奸诈、污浊时有所见,道德、品行、精神亟待振奋,深以为憾!辨其所自,究其根本,在于传统学问久已凋敝于人心,国人似惶惶不知己身从何而来者,非屈指可数。国学黯然,华夏文明之传统、精粹,几有抛诸脑后之虞。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历史文化于国家发展进步,不唯不可相离,更须密迩相恃。感此,吾侪同仁因有《中华文脉》之编纂,《国学指要》即为《中华文脉》之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一语破的,赫奕章灼。《中华文脉》即奉“提炼标识、展示精髓”,为最高圭臬。

    近来国学之风日盛,实国家民族之幸。蓬勃发展之下,亦伴隐忧,若干研习讲学,或流于虚形,徒具其表,或真伪杂厕,泥沙俱下,难得“要旨”;更有甚者,竟沦落为个人沽名钓誉、谋取私利之手段与工具。悲夫!国学知识,体系庞大,虽倾尽一生,犹恐难以尽成。旧堤堰圮,汗漫迷津,不有舟楫,缘何可渡?此《国学指要》之所为作也。章太炎先生有云:“基本知识者,即学者必须具备之常识也;有此常识,自可循序渐进,以达于高明之域;否则误入歧途,将终身不可救药矣。”本书冠以“国学指要”之名,意在标识路径,以助初学,普及国学常识。艺文、经传、地理、人物、学说等,搜罗详备,靡所不具。编者心存中正公允,诸子百家,一视同仁,无谬赞、不贬损,臧否取舍,以待读者。有志于国学之后生,可视兹编为入门之阶,拾级而上,以窥堂奥,他日或有大成,则幸矣。

    拙文勉强为序,贻笑大方,愧甚!

    (本文系作者为《国学指要》一书所写的序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