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晋旗
在江西抚州黎川县一些乡村的广场上,立着一些特殊的墙——墙体绘制着展现国家政策、传统美德、环境保护等知识的宣传画或标语;墙内放置着书籍、报刊、杂志、电视机以及供人休息的桌椅板凳;墙两侧还竖着两根3米多高的大柱子……
这些墙被当地称为“文化墙”,由黎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自主设计并建设,长10米/15米、高2.75米、厚0.8米,为立面、多媒体、复合型结构,正面三扇门,门面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面用于文化宣传,左右两侧为公示栏。
据介绍,“文化墙”多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居)委会的已有广场上,具备了村(居)委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墙内有各类书籍、报刊、杂志,相当于‘一座农家书屋’;还有50寸的液晶电视机和音响、军棋、象棋、围棋以及桌椅等活动基本设施,相当于‘一个多功能活动室’;此外,墙两侧的两根钢柱3.5米,上有挂钩,可以悬挂电影幕布或布置活动主题背景,这又相当于‘一个露天电影院、戏台’。”黎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墙”建好后向群众无偿开放使用,一副钥匙由当地群众文化队伍负责人保管,一副钥匙交给村级管理人员。
据统计,2018年以来,黎川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文化墙”有30座,实行了县、乡、村(社区)三级监管制:黎川县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电视节目内容的制作与更新、设备维护维修、资金保障等,并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乡镇文化站负责“文化墙”的使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村 (社区) 级则直接负责“文化墙”的正常运营。
在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中,黎川县以“文化墙”为载体,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表现政策法规、移风易俗、家庭美德等内容,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引导居民崇德向善,也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给基层党员干部和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与居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文化墙’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打通了党的方针政策直通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以露天、开放、立体的方式,以亲民的内容、近民的形态,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是基于县情和现实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一次创新探索与实践。”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