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财富周刊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财富周刊

第2版
文化金融

第3版
创意
  标题导航
大中小学生暑期游江西4A级以上景区免收大门票
创新遗址体验 静听良渚“诉说”
克制的物理空间,无限的文化空间
乡村民宿的思辨




 中国文化报 >  2019-07-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民宿的思辨

    □□        叶一剑

    截至目前,乡村振兴不仅在价值导向、战略布局、主题分解等方面已经达成普遍共识,而且,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进入一系列工程施工的阶段,比如,农村饮用水工程、包括坑塘在内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包括路灯和光线在内的基础设施优化等,而且,这些项目和工程的资金投入量动辄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在乡村空间的大规模投入已经开始。

    但我在调研中也越来越发现,关于乡村振兴,最缺的不是宏观方面的引导,也不是资金层面的供给,而是市场化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包括一些明显带有旅游属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缺乏对后续运营的思考和安排,一方面这些项目明显缺乏创意,另一方面,后续闲置并造成资源浪费的几率非常高,这些问题当引起政府和市场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其中就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项目。

    在我们看来,围绕乡村旅游或乡村振兴做产品和服务时,必不可少的一个产品线就是乡村民宿。

    这几年,民宿行业发展非常快,各种各样新锐的民宿品牌不断出现,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出现谈文旅产业必谈民宿的说法。这不但与民宿消费群体的快速增加有关,而且,从产品供给端来看,民宿的运营者、投资方以及主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对文旅产业转型发展,还是对乡村振兴,民宿的综合价值发挥都值得期待,所以,运营者情怀、投资者投资、决策者支持,民宿想不火都不行,以至于这两年开始有人喊出民宿产业已经泡沫化的担忧。

    对民宿是否已经泡沫化发展的研判,与我们对民宿的多维度理解有直接关系。作为将来乡村旅游或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品质化和特色化住宿产品的供给,民宿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之一。在很多乡村发展中,有时候一个网红级的乡村民宿的出现,就可以对所在乡村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支持,并可以带动乡村的旅游和发展。

    在民宿的发展中,人们都喜欢将民宿与精品酒店进行对比,甚至越来越多的民宿已经精品酒店化了,设计、运营和管理都在模仿精品酒店,而有些精品酒店品牌干脆也直接玩起了民宿开发。但民宿和精品酒店的明确区别之一是:如果说精品酒店强调更多的是标准化的服务,那么,民宿需要强调更多的肯定是个性化的东西,装修的个性化、老板的个性化、主题的个性化等等。

    民宿个性化的最大来源或者说最本质性的来源应该是文化。民宿除了提供优质的住宿功能之外,还应该成为挖掘和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这也是我们提出在乡村振兴当中应该充分重视民宿这种产品线的原因之一,民宿应该和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充分的互动和结合,尤其是当地的非遗资源,这对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和发展当地文化资源和文旅产业有直接帮助。

    另外,因为现在消费者对住宿环境和产品的品质要求非常高,所以,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民宿开办就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无论是从文化挖掘和创意性呈现来看,还是从资金筹集来看,单纯依靠农户都是很难解决的,但缺少了农民的直接参与,又往往导致一些所谓的民宿开办者以乡村振兴为名、开办私人会所为实,会对社会生态和产业生态构成破坏。

    所以,在我们看来,发展乡村民宿可以围绕乡村民宿的发展,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融资或运营的体系,并加强对村民参与乡村民宿运营的培训。这个支撑和服务体系除了有政府的主动作为之外,还要有市场化的机构和公司去帮助民宿的运营者来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从而带动民宿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提升。

    乡村民宿的发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乡村民宿在将来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应该是一个标配;第二,乡村民宿和其他民宿的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民宿成为一个发现和讲述这个村庄以及周边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平台和窗口,同时还有可能变成一个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展销平台;第三,乡村民宿的运营和融资体系要有一定的突破,同时,针对往往比较分散化的乡村民宿,电子商务和线上营销方面应该有一些平台资源的支撑,只有这样,一个个散布于乡村的民宿或个体户化的民宿才能真正的成为一种产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对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做乡村民宿的分发平台和推广平台,也是一个商业机会。

    谋定后动,守正出奇。在这个乡村民宿发展的春天,我们也需要保持对乡村民宿持续性和多元化的思辨,对此,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作者系方塘智库创始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