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夜间经济:“有”之后 “火”之前
发展夜间经济尤需关注文化消费




 中国文化报 >  2019-08-1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夜间经济尤需关注文化消费

    苏  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都在探索如何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着力点除了餐饮娱乐、市政管理、公共配套等老话题之外,还将目光对准了文旅融合领域,结合各地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的发展思路。

    可以说,发展夜间经济与推动文旅融合是两项紧密相关的工作,一方的掣肘会直接影响另一方的成效。

    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活水平提高的民众对多元化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尽管国内游人次逐年上升,各大公共文化场馆的硬件设施逐年完善,但很多城市的夜间经济仍然存在短板,突出表现在——本地民众或外地游客的夜间消费仍停留在吃美食、看电影、坐游船等传统项目上。夜间可消费产品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不够深,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结合不够紧,不能充分体现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带来的变化。

    发展夜间经济尤其要关注文化消费,要把丰富的文旅产品在民众休闲放松的重要时段摆出来,进一步刷出存在感,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具备一定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要探索延长开放时间,特别是博物馆等本地民众和外地游客普遍关注的文化场所,要提升服务效能,将其打造成城市形象窗口;其次,要加大对传统戏曲、非遗项目、地方特色文化的展演力度,吸引人们走进剧场、展厅或广场,在不同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感受城市的人文内涵;最后,要开发、宣传经典文旅线路,梳理出城市最值得欣赏的夜间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玩选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