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 桐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核心软实力的重要标杆,戏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成为这个标杆的重中之重。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北京市剧院运营平台在2019年度的核心板块之一“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就是这种灵魂和标杆的具体体现。
自2017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并明确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方向以来,北京市在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相关一批舞台剧应运而生。本次展演所推出的八台演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以当代北京人的新视野、新格局,努力讲好北京故事,体现时代精神、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
7月底已经与观众见面了两台作品,其中,本次展演中首演的原创剧目——国家话剧院的《人间烟火》引人注目。此剧以城中村改造工程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把舞台聚焦点对准时代变迁,塑造出小业主、孤老户、“90后”创业者等典型人物群像,结合政府惠民工程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的诸多改变,用颇具烟火气的轻喜剧风格,刻画了苏小鱼这样一个主动请缨从区里调到基层主持棚改工作、以真挚情感和智慧才干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青年共产党员的形象。另一台荣获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的北京民族乐团大型民族音画《燕京八景》在早些时候一经推出便赢得广泛好评,此次经再度打磨之后精彩亮相,依旧观者如云。这部作品以颇有格局的民族管弦乐咏奏春夏秋冬,琼岛春阴、居庸叠翠、蓟门烟树、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太液秋波、金台夕照、西山晴雪八幅音乐画卷,依次用民族器乐咏奏出华美的音符,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彰显北京特质。
未来,还将有六台作品陆续亮相,包括三台戏曲剧目、两台音乐会和一台儿童音乐剧。
首先是三台戏曲剧目,分别是10月上演的北京市曲剧团的《正红旗下》和《太平年》以及12月呈现的凌空评剧团的《老烧锅》。曲剧团的两台剧目一旧一新,体现出北京曲剧的现实风貌。近年来,经过《徐悲鸿》《翦氏夫人》和《怀清台》等几部极富创新价值和当代视野的新编剧目的舞台历练,北京曲剧新生代在茁壮成长。本次展演中,无论是驾轻就熟的根据老舍自传作品改编的《正红旗下》,还是刚刚出台尚在打磨中的《太平年》,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在艺术层面的不断努力和蓬勃朝气。《太平年》的编剧王新纪回忆:“写这个戏的动议是北京市曲剧团十年前提出来的,当时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北京曲剧曲牌‘太平年’为题写一出戏,挺合题也喜兴。提纲也是那时候写出来的。”历经十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该剧终于正式立在舞台上,可喜可贺。凌空评剧团是北京民营院团的龙头,定位高、作品好,《老烧锅》就是他们的最新力作,此剧亦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资助项目,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栏山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为背景,聚焦1860年前后大沽口海战期间的百姓情怀,透过梁大姑一家在民族大义面前不畏强权、奋勇抗争、舍生忘死的故事,再现烧锅酒坊的辉煌历史和在国家危难之时的动人壮举,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宋丽和优秀青年演员张超群受邀主演,舞台呈现精彩纷呈。
其次是两台音乐会也将在10月推出,分别是北京交响乐团的《京杭大运河》和国家大剧院的新作品音乐会。前者以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四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两市(天津、北京)由南至北统领出“钱塘帆影”“姑苏客船”“齐鲁渔火”“狮城烟波”“津沽樯橹”“御河争渡”六个乐章,平均每个乐章7分钟,全曲共42分钟,除完整编制的交响乐团外,另在不同乐章加入特色乐器——琵琶、古筝、三弦和钢琴,其中的每一乐章都融入戏曲和曲艺元素,比如“钱塘帆影”中的越剧《五女拜寿》、“姑苏客船”中的昆曲《游园惊梦》、“齐鲁渔火”中的吕剧曲牌、“狮城烟波”中的评剧《小女婿》、“津沽樯橹”中的京东大鼓和天津时调、“御河争渡”中的单弦岔曲和京剧西皮快板等。后者是2019国家大剧院新作品音乐会,将世界首演的《四首幽默交响素描》和《北京大合唱》两组作品,其中由著名作曲家唐建平、孟卫东,著名剧作家邹静之共同创作的以北京中轴线为内容的交响合唱《北京大合唱》,打造了一组既恢弘大气又雅俗共赏,既有极高艺术品质又易传唱、接地气的音乐作品。作品分为开篇序歌《北京》、第一章《永定门》、第二章《天坛》、第三章《天桥》、第四章《天安门广场》、第五章《钟鼓楼》六大部分。在2018年,国家大剧院演出了由孟卫东创作的第三乐章《天桥》中 “玲珑塔”的选段和唐建平创作的第五乐章《钟鼓楼》中“钟鼓楼”的选段,获得了热烈反响。此次,《北京大合唱》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次演出。著名指挥家杨洋将携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张文沁、孔迪,女高音歌唱家李欣桐,男高音歌唱家王冲,女中音歌唱家杨燕婷,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西河大鼓演员赵宁,京剧演员刘明哲以及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共同演绎。
再次是11月特别呈现的儿童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之吻兽使命》。此剧根据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新生代童话作家常怡的首部故宫童话改编。故事发生在拥有约600年历史的紫禁城中,每当夜色降临,守护着故宫的怪兽们也随即苏醒,一场生动离奇的冒险之旅绘声绘色,猜灯谜、京剧水旗等传统文化元素穿插其中,以家庭音乐剧、系列剧及剧场内外空间联动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知识与健康价值观向当代儿童传播。
(作者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戏剧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