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水 品橙旅游首席分析师
对于研学旅行,早期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更有积极性,作为新业态进行积极推动,但市场反响不算热情,长期处于培育状态。教育部门强势参与进来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市场迅速热起来。标志性事件就是2016年年底,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随后的2017年甚至被业界追认为是“研学元年”,当年市场规模就迅猛增至400多万人次。
如今,多地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在这些地方甚至可以认为是“刚需”。目前,研学旅行处于快速上升期,被视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亮眼的表现形式。
近几年,研学旅行“量”上是起来了,但除了极少数头部企业,研学的“质”的短板并没有得到整体提升,突出表现在研学课程设计不专业、文化内涵不足、产业链条不成熟、活动执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这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市场所经历的“成长的烦恼”,距离成熟期还有较长一段距离,需要多方携手共同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综合环境。
对于研学旅行市场,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安全是具有一票否决力量的重要因素。研学旅行市场大热起来,一些缺乏资质和经验的研学机构也纷纷“进场”,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在安全问题上,这个市场处于整体性“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涉及安全的极端事例发生,整个市场会遭遇巨大挫折。2014年韩国“世越号”游轮沉没,几百名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遇难,就是一个没有用安全来“兜底”的惨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