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以红色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服务
图片新闻
鄂豫皖三省政协书画联展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绵延的光芒》讲述外国人和中国的故事
两岸在内蒙古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对话
河南省优秀剧(节)目展演拉开帷幕
云南3个在建特色小镇被黄牌警告
四川天府旅游名县调研座谈会在杭州举行
《“丰子恺漫画”钢琴组曲&琴瑟和鸣》音乐会亮相北京




 中国文化报 >  2019-08-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子恺漫画”钢琴组曲&琴瑟和鸣》音乐会亮相北京

    本报讯  (记者薛帅)8月16日晚,《“丰子恺漫画”钢琴组曲&琴瑟和鸣》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现场呈现出极为难得的“沉浸式”演出效果。

    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作曲家魏扬的三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作品——《琴瑟和鸣》《赤子之心——丰子恺儿童漫画音乐集》和《汉字“心”之音》,由古琴演奏家丁承运、钢琴演奏家蔡颖和翁怡等共同演绎。据介绍,将这3部作品组合在一起原因有二:“同”与“异”,“同”是共同的中华文化内容与民族纯五度复合和声技法,“异”是时代、情感差异。3部作品因同则融,血脉贯通;因异则趣,相映生辉。

    “琴瑟和鸣”最早见于《诗·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016年郭家庙墓地出土的琴、瑟比曾侯乙十弦琴早约300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琴瑟和鸣”。琴瑟合称常喻以和谐之意,表达夫妻感情和睦、朋友情谊深厚。《汉字“心”之音》表现成年人的“心景”与“童心”,而《赤子之心——丰子恺儿童漫画音乐集》表现的是儿童的“童心”。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琴瑟和鸣”表现雅乐文化,文人风骨;钢琴表现俗乐文化,大众情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