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琤
作家茅盾曾说,儿童文学最难写。的确,如何把沉重的思想和情感打造为轻盈的文字,这是很难的,而浸淫在诗海中、乐此不疲地写作了60多年的儿童文学家金波,用面向婴儿和幼儿的儿童诗,帮助他们找寻诗歌的兴趣,启迪其心智。
准确地触摸和把握儿童的思想、心理特点并加以真切表达,是儿童诗从心灵上真正走进广大儿童的途径。优秀的儿童诗人总是带着孩童的心,透过儿童的目光来打量这个世界、感悟这个世界,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现在已经年过八旬的金波,从1956年发表第一首儿童诗至今,他的创作基本贯穿了整个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发展历程,他的诗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一道风景。一代一代的儿童从他的诗歌中领悟了纯真的美与善,他的多部作品依然不断地被收录进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中。如《雨点儿》《阳光》《树和喜鹊》《沙滩上的童话》《雨中的树林》《我们去看海》6部作品被收录于现行语文教材。《新教育晨诵》选入16首金波的诗歌,数量如此之多,正是因为他的诗歌离孩子们很近。
2018年,由金波授权、辑录了金波60年来创作精华的作品集《金波60年儿童诗选》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这套诗选中收录的180首作品,热情歌颂善与美、亲情与友情,充满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作品汲取中国诗歌的营养,向孩子们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正如中少总社社长孙柱所说:“这些作品是金波对诗这种体裁的不懈探索和创新,他以纯真的童趣、诚挚的情感、纯熟的技艺和充满智慧的哲思,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他用诗歌优美的音律在儿童心中播下诗的种子,和孩子们一起体会母语的音乐性、拓展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成长。”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高度评价:“金波的诗歌是哲思的产物,我们既可以以美学的话语对其加以解读,也可以以哲学的话语对其加以解读。我们如何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世界的正确姿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样才能走进这个世界的腹地……金波愿意将更深刻的思考反映在那些看似平淡简洁的文字上,将中国的儿童诗带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儿童文学是关注儿童成长的文学,关注成长就是关注生命,生命是奇妙的、神秘的、美丽的,伟大生命的呈现表象各不相同,但规律是一致的。关注、尊重并呵护生命,与世间万物的平等交流与理解,构成了金波诗歌的底色。他对世界万物情义绵绵,天空、云朵、月夜、蜻蜓、露珠、山林、大海无一不是他抒情的对象,或者说无一物象不能感动他。而对人性、人情,对各种各样的人间的爱,尤其是对母爱,更是深切表达了他的悠长而博大的情义。心中有大爱,才使他的每一个文字都有了抒情的意味。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白冰认为,金波儿童诗能给当下少年儿童带来心灵滋养。通过读金波的作品,读者能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趣,永远保持惊奇之心;能够感悟情感的力量,提升爱世界万物万事的能力;能够感受语言之美,提升母语的使用能力;能够爱诗、读诗,学会诗意地生活。金波的诗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能让我们的眼睛耳朵,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和事物中发现诗意和美。
可以说,金波既是一位学养深厚的教授、一位著述丰富的作家评论家,还是从传统文化汲取丰厚营养,并有家国情怀的歌者。60年的创作成果是金波与小读者的心灵对话,也可看作是一位长者的内心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