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罗云川)“‘拾’不完的‘玉镯’,‘盗’不完的‘仙草’”,长久以来,京剧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尤其是可观赏的传统剧目数量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北京京剧院于8月13日成立传统剧目工作室,对濒于失传、有价值的传统剧目进行有效的挖掘整理。
据介绍,传统剧目工作室将设在北京京剧院创作(研究)部,由创作(研究)部负责统筹挖掘整理的前期工作,包括挖掘整理剧目的遴选、剧本加工整理以及抢救挖掘剧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等相关工作。挖掘整理剧目的排练、演出等工作,由演出团负责完成,包括制定排练计划、安排乐队练乐、坐唱以及统筹演出等相关工作。排练过程中,剧院将聘请老艺术家完成排练指导工作,确保传承保护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除了将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以高水准呈现在舞台上,北京京剧院还将着力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对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进行研究、记录以及数字化档案管理。
在当天的传统剧目加工整理座谈会上,李玉芙、李崇善、赵葆秀、谭孝曾、李宏图、迟小秋等艺术家纷纷表示,传统剧目是北京京剧院的根和魂,前辈艺术家积累的丰富传统剧目是宝贵财富,后来者应尊重艺术规律,坚持高精尖的艺术标准, 选拔、培养有潜力、有能力的青年演员,稳扎稳打,丰富京剧舞台演出剧目,弥补京剧市场剧目供给不足,确保京剧艺术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