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时尚潮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特别策划

第3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中国街舞30年“进化论”
礼仪培训缘何受到女性追捧?
2019北京时装周的新意




 中国文化报 >  2019-08-2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街头自嗨到舞台爆款:
中国街舞30年“进化论”

首届“中国街舞盛典”现场(右上)

    “街舞青年守护香港”街舞快闪活动(左下)

    □□本报记者 张婷

    街舞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它诞生于国外,但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从业者、爱好者不计其数。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街舞从业人员已达300万。

    8月12日,在由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中国舞协指导,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发起的首届“中国街舞盛典”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街舞人共同庆祝属于他们的精彩时代。至今,街舞在中国已走过30年,变化翻天覆地。

    跳舞地点

    过去:街头、舞厅

    街舞源于美国黑人街头文化,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那时国内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帮扛着大号录音机的青年人跟着音乐的节奏激情地舞动着。其他跳舞地点也大都在酒吧、舞厅。

    现在:舞台/电视、网络综艺

    街舞只靠传演其原有形态难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枝繁叶茂,尝试“中国化”是街舞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今,国内街舞舞者努力尝试街舞与中国功夫、民族民间舞蹈等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的创作,出现了《黄河》《齐天大圣》《精武门》《贫与富》《大话西游》等优秀作品。

    街舞《黄河》以韵律动感十足的街舞形式,展现了中国的“母亲河”在新时代迸发出的时代活力。《黄河》的创排经历了传统编舞思维、技法与现代街舞肢体表达、审美的“对抗”,反复磨合最终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方式:将街舞的各个舞种有机融合,并将街舞震感舞种中的肌肉震动作为一种贯穿始终的动作符号,表达了新时代的年轻人对黄河不屈不挠、奔涌向前的精神地追逐与向往。

    这些优秀街舞作品有的登上了国家大剧院、民族剧院等艺术殿堂的舞台,有的则在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国家级舞蹈奖项里摘金夺银,甚至芭蕾舞剧、民族舞剧中也出现了街舞元素。

    同时,街舞也开始成为电视、网络综艺节目的宠儿,《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中国新说唱》等热门节目大受观众的喜爱,引爆全民讨论街舞的热潮。

    跳舞目的

    过去:爱好/社交

    街舞传入中国的初态就是迪斯科。

    “那时的舞会上主要放两种曲子,一是慢节奏的华尔兹舞曲,另一个就是快节奏的迪斯科舞曲。”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介绍,迪斯科动作较简单,主要承担着社交功能。青年人自己就能学会,就可以上舞场跳迪斯科结交新朋友了。

    接着,包含很多技巧性的霹雳舞传入国内,风靡一时。如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难度相当高,完美呈现了美国黑人的身体语言。“很长一段时间,迪斯科和霹雳舞风光无限。曾经,北京舞蹈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高校举办学生联谊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跳迪斯科和霹雳舞。”冯双白说。

    现在:专业/事业

    街舞发展到今天,其社交性质渐渐发生转换,即从人人都可以参加的集体活动,变成了喜欢街舞的年轻人自我提升的专业舞蹈艺术形式。

    专业性,要求街舞越来越强调技术过硬,如机械舞的颤动、控制、“电流”等特殊技巧,需要长时间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

    当代年轻人把街舞视为一种文化个性的表达,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冯双白表示,不可否认,来自于美国街头的街舞,含有美国街头帮派文化的色彩,“有意思的是,街舞在中国,其battle(对抗)的舞蹈形式是存在的,街头帮派的色彩却毫无踪迹,留下的是和平与爱的交流方式。”

    2018年12月,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舞蹈学院成立。该中心致力于搭建街舞艺术全面发展新平台,深入开展学科建立、教材研发工作,为舞者、教师、编导与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共同推动包括街舞文化在内的流行舞蹈文化研究。街舞从此正式进入高校视野。许多希望以街舞为职业、为事业的年轻人的“街舞梦”被照亮了。

    同时,街舞以其更有时尚感和冲击力的特性,从演艺到教学、从舞台到电视、从饰品到服装,正在逐渐形成一条极具市场潜力的“街舞+”产业链条,带来广阔的价值、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公众形象

    过去:“坏孩子”“小混混”

    夸张的头巾、紧身牛仔套装、霹雳手套……标新立异的形象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原来跳街舞的年轻人身上一直被插上“叛逆”“坏孩子”“小混混”等标签。

    现在:正能量的代表

    伴随着《我的中国心》的音乐,一群青年人现身街头跳起令人热血沸腾的街舞,并在演出后喊出了“守护香港,声援祖国,我们都是中国护旗手”的口号。这是“街舞青年守护香港”街舞快闪活动的现场。自8月18日以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舞协和全国街舞联盟联合发起的“街舞青年守护香港”街舞快闪活动在深圳、广州、兰州、长春、济南、烟台、石家庄、郑州、驻马店等多地陆续开展。他们爱国的行为令无数人感动和关注,微信转发不到1小时已超10万+。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分子,全国街舞联盟的舞者用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护香港,声援祖国’的行动中来。” 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秘书长夏锐说。

    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创作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精神的作品,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当代街舞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树立自己正能量满满的优秀青年形象。

    相关报道称,截至2019年5月,“新时代 艺起来”——新文艺青年进社区(乡村)暨全国街舞联盟公益课堂共建立街舞公益教室703个,覆盖28个省份的183个城市和地区,321家街舞机构,2040名街舞志愿教师参与其中,170589名青少年学习获益。

    许多优秀人才在街舞人中诞生,如“郑州街舞第一人”吕龙,以个人突出的表现,被评为郑州市2013年至2018年度劳动模范,目前担任郑州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行业状态

    过去:一盘散沙 各自为战

    纵观过去国内街舞界,不难发现,新人、新机构层出不穷,但始终未能打开局面。很多地区每年有几十家新的街舞培训机构出现。一些机构不缺热情和技术,但大部分在悄无声息地发展,利润微薄,更谈不上社会效益。

    这些街舞机构的经营者大多原为舞者,他们虽然技艺纯熟,有人甚至在国际知名街舞比赛上拿过大奖,但由于知识以及认识上的相对不足,他们不太关注其他文艺的发展而乐于“孤独”;他们几乎并没有街舞行业这个概念,顶多是圈子。

    现在:街舞联盟 抱团发展

    2013年,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成立,为振兴中国街舞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该委员会加速全国街舞联盟的布局,传统街舞行业生态一步步发生着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成立了湖北、河北、广东、新疆等31个省级街舞联盟,联盟内街舞培训教育机构8000余家,遍布全国350多个主要城市,为过千万街舞爱好者提供培训。

    “现在,我们总算有人管了。”中国第一个世界街舞冠军、广州速度舞蹈团街舞推广机构创始人周任勋道出街舞群体的心声。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街舞联盟的成立,意味着他们“单打独斗”的状态,终于结束了。

    此外,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每年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走基层、公益支教、专业赛事、教学成果展演、电视综艺演出、街舞进校园等活动近万场,推行了《中国街舞行业工作者个人行为准则》《中国街舞行业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让街舞迅速脱胎换骨。

    “30年来,我们经历了无数个中国街舞的第一次,希望经过几代街舞人的努力,让中国街舞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更有新作为,让中国街舞成为引领世界街舞的排头兵,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夏锐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