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旅·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头版

第2版
特别策划

第3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5A级景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仙居如何创造性做好文学旅游




 中国文化报 >  2019-08-2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仙居如何创造性做好文学旅游

    □□   梵心

    文学旅游是指以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再现文学作品中相关的人物、场景、情节,或感受作者创作的环境和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在全域旅游时代,如何谱出“文学旅游”新篇章是很多景区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8月18日,由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主办,仙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神仙居旅游集团等在北京承办的“2019第二届神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域旅游时代下,仙居如何创造性做好文学旅游。

    文旅融合,让唐诗走进生活

    “仙居,一个被称作仙人居住的地方。” 仙居县县委书记林虹侃侃而谈,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多次出现把天姥山比喻为仙境的文字,比如“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居古代别称烟霞,李白还在诗中把仙居古代的别称和盘托出……

    古往今来,赞美仙居的诗词不胜枚举,在此次论坛上,国家社科规划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对仙居诗词进行了品鉴,同时,他建议把“诗意仙居”文化品牌推广出去。

    “如果通过旅游,通过类似‘跟着唐诗游中国,伴着唐诗走世界’的民间形式,通过传统文化的美好经典与诸如浙东秀丽山水的结合,让世界认识中国‘伟大的历史,活力的当下’,可能会更自然、更柔和,也更亲切、更真实、更形象。”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少雄曾在第一届神仙居·天姥山文化论坛中表示。

    “诗意仙居”助力浙江诗路发展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仙居抓住机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诗意仙居”品牌,为游客提供富含文化内涵的休闲旅游体验。

    林虹介绍,仙居县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已纳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带”规划,使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仙居唐诗资源得到重新发现和关注。目前,仙居正进一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通过建设一批唐诗之路标志性工程,串起下汤文化遗址、皤滩古镇、桐江书院、高迁古民居等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以永安溪诗路休闲文化带为主轴的唐诗元素旅游线路。

    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进一步展示了仙居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的信心和为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的责任与使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荣获中国桂冠诗歌奖的安琪描绘了作家眼中的天姥山风景名胜区,她认为诗歌是景区文化表达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一个地方被更多人知晓与铭记。

    文旅融合发展的“仙居经验”

    “文学旅游需要做到情景交融、‘形散而神不散’,要将抽象的文字之美、具体的景观之美、升华的精神之美结合起来,努力把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体现到旅游体验的各个环节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曾博伟说,仙居发展文学旅游在宣传上要注重形式多样,要借助文学之名把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之名传扬出去。

    如何去挖掘天姥山的人文价值,做好营销并打响天姥山品牌?“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多元的规划策略,是仙居未来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张修铖在论坛中说道。

    “以寻仙为休闲内容,反映了唐人的休闲方式与生活艺术。”复旦大学教授、全国唐诗学会秘书长查屏球对盛唐休闲文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了解读,他表示,神仙居飘飘欲仙的气质正是反映了一种游仙文化。

    今年是仙居文旅融合的元年,诗和远方走到一起后,旅游市场出现新的需求特征,文旅资源的概念随之深化,内涵与外延有了新的拓展。记者从仙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今年计划新增省A级景区村庄35个,省3A级景区村庄3个以上,目前创建名单已发文公布。接下来,仙居将继续推进村村景区化建设,进一步聚集文旅产业资源,构建全域一体的旅游发展大格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