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遗产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综合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百年祠堂旧貌换新颜
文物保护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图片新闻
“童心视界”展传统剪纸神韵
山西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记录工程自评工作会
山东日照将利用3年时间建设100处“非遗工坊”




 中国文化报 >  2019-08-26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日照将利用3年时间建设100处“非遗工坊”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苏锐)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局计划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建设100处“非遗工坊”,重点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文创产品开发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市非遗项目实现生产性转化。

    日照市“非遗工坊”是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搭建起的聚合资源平台,将重点从非遗项目传承乏力、影响力不够、生产性转化能力不强等方面破题,坚持“政府支持、市场主导、各方参与”的原则。“非遗工坊”拟依托黑陶、农民画、民间雕刻、剪纸、皮影、草柳编等适合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利用当地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等进行改造或新建,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交流和展示空间。

    “非遗工坊”的发展目标是依托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或者加工基地建设,由传承人自己运营,通过采取订单式销售、加工制造、开展各种特色体验等形式,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体验和购买,成为集中展示、销售非遗文创产品的线下平台。日照还将依托“非遗工坊”打造非遗研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