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极富地域特色、承载全村村民乡愁记忆的村歌,融村情、村景、村民为一体,突出当地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乡风民俗等特色,反映了村民生产生活特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乡土气息。村民通过村歌创唱来晒幸福、展梦想。目前,全国的村歌创作主题大致呈现为以下几种。
歌唱家乡美,反映村庄历史文化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遥远地从徽州迁来,落户在大陈的山间。祖宗殷殷的叮咛和嘱托,就像这浓浓的大陈面。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这首来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由何蔚萍作词、陈宏君作曲,描写的是村庄的历史和孝道文化。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上王乡牛庄是革命老区,早在1935年就成立了中心党小组,1938年建立牛庄党支部,村里为国捐躯的烈士达18人,1943年7月,中条山地委在牛庄成立了“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村歌《爱我牛庄》就重现了这段历史:“稷麓烽火在这里燃烧,解放之歌在群山回荡,青沟红岭把奇迹创造……”
在山青水美的广西,歌唱家乡美也早已是各村村歌的共同主题。广西桂林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的村歌《罗汉果之歌》以优美的旋律、婉约空灵的吟唱,歌颂了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土特产品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歌唱民族团结、歌唱祖国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西郊村村歌《荣光与梦想》根据该村回族、汉族和谐而居、亲如一家的特点,从民族团结出发,歌词“城西郊,渠水活,圣惠荡清波,回汉儿女一家亲,共唱幸福歌……”表达出各民族团结一心,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
歌唱地域风情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村歌带有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更关注地域民族特点和人文风情。村歌《醉在边关美女村》以崇左市龙州县中越边境素有“美女村”之称的板池屯为创作背景,曲调优美,富有壮族山歌的曲调特点,充分展现了浓郁的边关风情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板池屯新农村、新面貌、新风尚的生活气息。
“石豆的山,石豆的水,石豆的山水美呀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石豆屯是当地有名的山歌之乡,其村歌《石豆情歌》在曲调中引用了自治区非遗“平山山歌”的要素,并融入新摇滚元素,描述了当地男女青年对唱山歌这一婚恋习俗的看法,形象地展示出石豆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迈情怀和不懈追求。
歌唱新农村、新风貌
浙江省江山市彭里村的村歌《幸福的彭里在歌唱》描写了新农村的新气象、新生活:“西山脚下,鸡公山旁,有一个美丽幸福的村庄,村里的百姓很勤劳,打着腰鼓迎太阳,村里的农民很时尚,跳着排舞追月亮。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思想,转变观念让农村大变样……”
走出大山、搬出穷窝的山西运城盐湖区席张乡王马村在整村搬迁后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其村歌《腾飞的王马》就以王马村的改变为主,表达了村民搬进新家的喜悦之情。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界塘村是广西群众艺术馆的对点帮扶贫困村。2016年,为了鼓励界塘村脱贫致富,广西群众艺术馆为界塘村制作了村歌《神采界塘》,描绘了其自然风光的优美,展现政府和群众为共谋幸福新生活众志成城、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谁在创作】
在浙江,村歌的创作人员有曾在江山市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何蔚萍,她带动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加入到村歌创作中,比如朱香鹤、唐晋枫、毛赛春、徐江都、戴贤章等,还有一大批村党支部书记,如詹寿明、何军、汪衍君等;作曲的有陈宏君、孙建平、艾鹏飞、严旭华等。涉及各行各业的文学和音乐爱好者。
在广西,村歌的创作者大多数是基层文化馆站的专业人员或音乐爱好者。他们大多是出于兴趣爱好或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义务创作。
在山西,村歌词曲作者大多来自农村、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他们深入挖掘每个村的优秀文化资源、历史底蕴以及优势产业、精神特质,将其融入歌词中进行创作。
全国村歌大赛有关负责人介绍,村歌创作者大部分为村民、村干部和当地文化馆、文化站专业人员,但也不乏艺术家的参与。像乔羽创作、阎维文演唱的天津市玉石庄村歌《盘山高高》,唱红了盘山景区;刘和刚演唱的北京市顺义区石家营村村歌《和谐石家营》更加激起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豪感……
【创作者说】
李世平(山西省文化馆培训部主任):创作村歌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也不仅仅是为了演唱而创作,而是为了增加一个村的文化气息,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通过村歌让村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也是为了让村民唱响自己的村歌,满怀信心地为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去奋斗。
陈宏君(浙江省江山市文化馆副书记):我来自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江山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使我从中找到了音乐创作的灵感。于是,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搜集一些民谣、童谣、山歌、小调、号子,经过加工提炼以后,变成属于农民自己的幸福声音。“让世界听到中国幸福乡村的声音”是我的理想。
石树荣(广西柳州鹿寨县文化馆培训部主任):我原来是文工团的歌唱演员,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唱的多了,我就想为什么老唱别人的歌?唱我们家乡的歌多好呀。于是,我开始创作村歌。再者,如今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富裕起来,老百姓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大家也都想通过文艺形式传承、创新自己的民族音乐,讴歌当下的新生活,赞美并感恩自己的故乡,于是一批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村歌开始涌现。